搜索
首页 作者

《题静斋稿》

斯道在人心,如蚌藏圆珠。
散作明月光,敛则止水虚。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人心之中的道义就像珍珠藏在蚌中,珠圆玉润,光彩夺目。当这些道义散发出来时,就像明亮的月光,普照万物,清澈透明。而当它们收敛起来时,则像静止的水一样虚无,但内含力量,随时准备涌现。 整首诗用比喻的手法,以明珠、月光和止水为喻体,形象地描绘了人心中道义的蕴藏和发散。明珠藏于蚌中,寓意人心中的道义深藏不露,需要用心去发掘和磨砺。月光普照大地,象征道义的发散,能够照亮黑暗,指引方向。止水虚无,则表明道义的力量看似平静,实则深厚,一旦需要,就会涌现出来。 这首诗的意境高远,语言简练,通过鲜明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人心的道义之光和力量之美。
诗词关键字: 圆珠 止水 月光
相关诗词
  • 1
    [宋]
    归来便閒适,松桧自俦侣。
    扶疏媚虚堂,初无一禽语。
    长哦柴桑诗,妙香吐云缕。
    平生壑源好,莲瓯发新乳。
    痛洗朝来忙,得意乃如许。
    轮蹄不到门,幽壁挂犀麈。
    笑拂维摩床,西窗睡秋雨。
  • 2
    [宋]
    姑苏右浙会,园榭森相望。
    之子脱名锁,自主无何乡。
    虚堂布遗经,周孔之文章。
    静斋播风雅,弦音日洋洋。
    吮豪濯曲溪,泚墨散芳塘。
    抱琴独登台,望山闲涉罔。
    钓渚阅游泳,竹路排青苍。
    亭幽小勺迥,红白相低昂。
    予此谢病归,旅吴岁月长。
    常闻君园胜,欲往两足僵。
    开缄味题咏,恍若披图详。
    吾闻玉川子,破屋洛之阳。
    东野废官守,止坐丛濑傍。
    岂如吾子乐,游息蔼有方。
    朝延日清明,百官良弛张。
    子既难其进,论撰亦有光。

  • 3
    [宋]
    ,。
    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
    时闻山鸟呼,未得全幽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