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庙食空山八百年,衣冠犹是李唐前。 汴河十里垂杨柳,何似松阴数亩田。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山庙,据说已有八百年的历史,里面供奉的神祇的衣冠还是唐朝以前的样式。然后诗人对比了汴河两岸繁华的杨柳景色与山庙周围数亩的松树田园风光。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首句“庙食空山八百年”中,“庙食”指的是神祇享受祭祀,“空山”则表现出了庙宇所在地的静谧和幽深。“八百年”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庙宇的历史悠久,也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次句“衣冠犹是李唐前”,“衣冠”指的是神祇的塑像或遗物,“李唐前”则表明这些衣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以前,进一步强调了庙宇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末两句“汴河十里垂杨柳,何似松阴数亩田”,诗人用“汴河十里垂杨柳”的景象来对比“松阴数亩田”,表现出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和宁静。这种对比也让人感受到历史和现实的交融,以及文化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老庙宇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