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
作品赏析
潇湘: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北会合。此借潇湘泛指湖南带。刘禹锡曾谪居朗州十年,此云"忽忆",可知此诗作于其后。 迎神:迎神曲,湖南一带民间祀神歌曲。
《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来刘禹锡、白居易等改创为诗题、词牌。此组诗当为作者后期之作,且非一时一地。与《竹枝词》相比,此组诗中民歌情味减少,文人气息增多。这是组诗中第九首,写世事流变之理。
|
创作背景
刘禹锡的《浪淘沙》创作背景与唐朝的政治局势和刘禹锡本人的经历密切相关。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刘禹锡从京官外放到地方,心中不满,但又无法改变现状,于是愤激之际写下了这首怨刺之作。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刘禹锡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多次调转地方官并未使他沉沦,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和乐观。
相关诗词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