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双桂桥》

桥前巧匠剪春罗,桥上亭亭景物和。
明夜元宵一团玉,连波还解似金波。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元宵节夜景。诗人以桥为背景,通过对比桥前和桥上的景象,展现了元宵节的喜庆氛围。 首句“桥前巧匠剪春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剪春罗的巧匠与桥前的景色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春罗”指的是春天的彩绸,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剪春罗的巧匠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为接下来的元宵节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第二句“桥上亭亭景物和”,描绘了桥上亭台楼阁、花木扶疏的美丽景色。这里的“亭亭”形容景物高耸挺拔,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桥上的人们正在欢度佳节,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第三句“明夜元宵一团玉”,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里的“一团玉”形象地比喻了元宵节夜晚的明亮和美丽。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向往。 最后一句“连波还解似金波”,通过对水波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这里的“金波”比喻了波光粼粼的水面,给人以华丽、璀璨的感觉。同时,这句诗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诗以桥为线索,通过对桥前和桥上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和喜庆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诗词关键字: 巧匠 景物
相关诗词
  • 1
    [宋]
    归雁低空,游蜂趁暖。
    凭高目向西云断。
    具茨山外夕阳多,展江亭下春波满。
    双桂情深,千花明焕。
    良辰谁是同游伴。
    辛夷花谢早梅开。
    应须次第调弦管。
  • 2
    [清]
    久矣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簷破袄犹藏箧,明日焚黄只益哀。
  • 3
    [宋]
    燮调能十雨,具训微三风。
    希圣如颜子,何时笑叔通。
    明经徒为利,秽史不能公。
    落落经纶腹,悠悠锦绣胸。
    茶烟禅榻上,花蕊酒杯中。
    皇览方佳少,青衫已秃翁。
    凄凉语棐话,寂寞教咸忠。
    青嶂鹤仙返,白杨鸦夜讧。
    庭前双桂树,堂上六经丰。
    皇帝春秋盛,车书夷夏同。
    移忠聊士诺,独善未妨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