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秦君亭》

昔只为吟隐,偶然依佛居。
路逢阴壑尽,云抱晓岩虚。
亭在因人重,山深与世疏。
倘怀名利念,到此欲何如。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昔只为吟隐,偶然依佛居。”表明诗人曾经过着隐居的生活,以吟咏诗歌为乐,后来偶然间依佛而居,即皈依佛教。这里的“吟隐”和“依佛居”都是诗人表达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方式。 第二句“路逢阴壑尽,云抱晓岩虚。”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景色。阴壑尽头,云雾缭绕,晓岩空寂,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这里的景色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第三句“亭在因人重,山深与世疏。”诗人通过对比亭子与人的关系,以及山的深处与世俗的距离,进一步强调了自己远离尘世、追求清净的心境。这里的“亭在因人重”意味着亭子因为有人居住而显得重要;而“山深与世疏”则表示山的深处与世俗的距离越来越远。 最后一句“倘怀名利念,到此欲何如。”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心中仍然怀着名利的念头,那么来到这样的地方又能得到什么呢?这句话既是对世俗的批判,也是对自己超脱世俗的坚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
诗词关键字: 名利
相关诗词
  • 1
    [宋]
    人境初无车马喧,卜居原得近姜村。
    山围古寺苔生砌,花落前汀潮打门。
    已许揭身如日月,不妨为客任乾坤。
    清诗海内流传久,亭下空余石砚存。
  • 2
    [宋]
    动著万丈悬崖,不动当处沉埋。
    弥勒八万楼阁,击著处处门开。
    会得紫罗帐里事,不妨行处作徘徊。
  • 3
    [明]
    往事悠悠逐海波,荒祠寂寂寄岩阿。
    三神山下仙舟远,万里城边战骨多。
    东鲁尚存周礼乐,西秦空壮汉山河。
    早知一世能移祚,崖石书功不用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