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成丹碧出鳌头,独点闽川最上游。 两剑合来灵一境,双溪分处带三州。 |
| 《南剑州》是宋代诗人黄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南剑州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诗中写道:“谯门对耸压危坡,览胜无如此得多。”这两句描述了南剑州的谯门(城门)高耸,俯瞰着险峻的山坡,在这里游览胜景,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这里的“谯门”和“危坡”形象地展现了南剑州的地理特征,同时也暗示了南剑州的历史沧桑。 接下来的两句:“尽日松声绕枕喧,觉来犹似在山巅。”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这里度过的一天,整日都被松树的声音所环绕,即使在睡梦中也仿佛置身于山巅之上。这里的“松声”和“山巅”象征着南剑州的宁静与高远,也表达了诗人对南剑州美景的留恋之情。 最后两句:“好向昌黎校残碣,几人错认作庐山。”诗人表示想要去南剑州寻找昌黎(指唐代文学家韩愈)留下的碑文,但恐怕有人会误认为这里是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这里的“昌黎”和“庐山”分别代表了历史和文化,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南剑州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南剑州》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南剑州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和文化元素,使得这首诗具有更深厚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