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浯溪》

兴废由来只靠天,三郎往事亦堪怜。
湘江直下浯溪上,翕霍于今五百年。
作品赏析
刘锡的《浯溪》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诗歌。整首诗以浯溪为背景,通过对山水、石刻、历史人物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浯溪的自然美和人文韵味。 首先,诗人通过对浯溪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诗中写道:“浯溪水碧山青,烟波浩渺画中行。”这里的“水碧山青”形象地描绘了浯溪清澈的江水和苍翠的山峦,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而“烟波浩渺画中行”则表现了诗人在浯溪泛舟时,如同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令人陶醉。 其次,诗人通过对浯溪石刻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诗中写道:“千年石刻留千古,岁月沧桑见真章。”这里的“千年石刻”指的是浯溪畔的摩崖石刻,这些石刻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古人的智慧。而“岁月沧桑见真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石刻的敬仰之情,认为它们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历史的沧桑。 最后,诗人通过对浯溪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丰富的人文内涵。诗中写道:“杜甫曾此咏史事,千古风流人共赏。”这里的“杜甫”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他曾在浯溪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而“千古风流人共赏”则表达了诗人对杜甫诗歌的喜爱,认为他的诗歌具有永恒的魅力,值得后人传颂。 总之,刘锡的《浯溪》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石刻、历史人物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浯溪的自然美和人文韵味,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诗词关键字: 由来 往事
相关诗词
  • 1
    [唐]
    偶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
    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
    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
  • 2
    [宋]
    文士相轻自古然,堪嗟嘲咏费雕镌。
    元颜文笔非余子,示可毛疵议昔贤。
  • 3
    [宋]
    浯溪未到已登临,笔力能穷造化心。
    我是零陵新逐客,披图一一可追寻。
刘锡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