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塔寺陆羽茶泉》
竟陵西塔寺,踪迹尚空虚。 不独支公住,曾经陆羽居。 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一汲清泠水,高风味有馀。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述了竟陵西塔寺的景象和历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首句“竟陵西塔寺,踪迹尚空虚。”描绘了寺院的空旷和寂静,虽然过去的痕迹仍然存在,但已经没有人居住或活动了。
“不独支公住,曾经陆羽居。”这里提到的“支公”和“陆羽”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与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句诗表达了这座寺庙曾经是他们的居所,也见证了茶文化的繁荣。
“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寺庙的荒废景象,草堂长满了杂草,井水已经冷凝,生了鱼。这种荒芜破败的景象增添了诗的凄凉感,同时也为下文的感慨做了铺垫。
“一汲清泠水,高风味有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茶文化的怀念和对茶的喜爱。诗人渴望再次汲清泠水,品味茶的余韵,表达了对茶文化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竟陵西塔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品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
创作背景
《西塔寺陆羽茶泉》的创作背景与诗人裴迪对茶神陆羽的敬仰和怀念有关。裴迪在访问湖北天门陆羽的遗迹时,看到草堂荒废,有蛤蟆生活其间,而陆羽文学泉也无人汲取,有鱼儿游弋,感到十分悲凉。他深感一代茶道宗师身后的寂寞与清冷,因此写下这首诗,以示不忘陆羽的高风亮节,表达对这位茶道大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这首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陆羽在长安的影响之大,以及长安文士对茶的品味和风尚。
相关诗词
-
谁把袈裟筑半峰,倚云楼阁打天钟。
东西塔上自分屿,风雨声中忽见龙。
隔岸愁吹孤戌角,归鸦寒立夕阳松。
旧时行殿成荒土,烟草萋萋暝色重。
-
山椒敞禅扃,幽欣失微倦。
密林稍深沉,新笋亦葱蒨。
磴折迎空香,台虚得清啭。
芸芸趋前尘,往往遗胜践。
始知佛力宏,能使地灵见。
市声俯一席,山色照三面。
郡小览易穷,兴高赏难遍。
微生谅何缘,周流散遐眷。
-
极目天如画。
水花中、涌出莲宫,翠楹碧瓦。
胜景中川金焦似,勒石。
尚隔浦、风烟不跨。
妖蜃自降真歇手,涨平沙、妙补乾坤罅。
双寺合,万僧夏。
东西塔影龙分挂。
夜无云、点点一天,星斗相射。
七十二滩声到海,括橹瓯帆上下。
泣不为、琵琶声哑。
故寝荒凉成一梦,问来鸥、去鹭无知者。
烟树湿,怒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