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石井泉次沈太守韵》

灵源显晦岂无时,便有高人作已知。
赏识先从石湖老,发扬更赖隐侯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和推崇高人的才华和品格。通过对“灵源显晦”和“石湖老”、“隐侯诗”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高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灵源显晦岂无时,便有高人作已知”中,“灵源显晦”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可以理解为一种深奥而难以理解的知识或智慧的源泉。诗人用“岂无时”表达出一种期待和希望,暗示着这种智慧并非随时可见,只有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被发掘和认识。而“高人作已知”,则是对那些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种智慧的人的赞美,他们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见识。 第二句“赏识先从石湖老,发扬更赖隐侯诗”中,“石湖老”和“隐侯诗”是两个具体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群体和作品。石湖是地名,可能是指石湖居士,也就是诗人所推崇的这位高人。隐侯则是对于隐士侯景文的尊称,他的诗作被认为是能够发扬和推广这种智慧的重要载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人的赞赏和对他的诗作的期待,希望通过他的诗作来进一步推广这种智慧。 整首诗通过描绘“灵源显晦”和“石湖老”、“隐侯诗”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和期待。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他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理解,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启示,即我们应该追求那些能够启发我们智慧和提升我们境界的事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期待的诗歌,它通过描绘高人的才华和品格,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知识和智慧的生活态度。
诗词关键字: 无时 赏识 已知
相关诗词
  • 1
    [元]
    楼船万艘下,钟阜一龙空。
    胭脂石井犹在,移出景阳宫。
    花草吴时幽径,禾黍陈家古殿,无复戍楼雄。
    更道子山赋,愁杀白头翁。
    记当年,南北恨,马牛风。
    降幡一片飞出,难与向来同。
    壁月琼枝新恨,结绮临春好梦,毕竟有时终。
    莫唱后庭曲,声在泪痕中。
  • 2
    [宋]
    再见山城石井边,幽姿高韵独翛然。
    要知不被梅花笑,更把前题改数联。
  • 3
    [唐]
    院凉松雨声,相对有山情。
    未许谿边老,犹思岳顶行。
    纱灯留火细,石井灌瓶清。
    欲问吾师外,何人得此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