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长淮晚望》

目断长淮渺莽中,孤城突兀倚层空。
寒砧几许递秋信,渔笛一声横晚风。
龙吐晴云岚气白,鸦翻落日水天红。
扁舟今夜宿何许,赤壁断矶芦苇丛。
作品赏析
这首诗《目断长淮渺莽中,孤城突兀倚层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情感变化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雄浑壮丽的自然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 首先,诗人在首联中描绘了长淮的景象,通过“渺莽”和“孤城”等词句,展现出长淮的宽广无垠和孤城的高耸挺立。同时,诗人也通过“突兀”一词,表达了对孤城的赞美之情。这种赞美之情在颔联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渔笛的声音,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在颈联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晴云、岚气、落日、水天等景象,以及“龙吐”、“鸦翻”等生动的比喻,都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些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在尾联中,诗人通过询问扁舟今夜宿何许,赤壁断矶芦苇丛,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之情。这些情感的变化和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诗词关键字: 芦苇丛 扁舟 芦苇
相关诗词
  • 1
    [宋]
    凉吹拂衣袂,助我上高台。
    云檐风栋,窗户绝纤埃。
    四绕江山雄丽,万古盘龙踞虎,壮气锁崔嵬。
    二水中分远,艇子自归来。
    望白云,迎碧汉,俯长淮。
    铎声到耳,亭亭孤塔现林隈。
    烟惹宫城深树,日照酒楼帘幕,物象眼前排。
    长啸下梯径,欲去更徘徊。
  • 2
    [宋]
    棘闱受得树凉多,耿耿孤灯奈夜何。
    后夜中秋可无月,雨工先为洗银何。
    中秋此去日无多,笑问青天雨若何。
    旧日仙槎应好在,西风吹送上天河。
    雨到中秋易得多,素娥争奈漏天何。
    青天四壁漫漫夜,星魁谁人见渡河。
    雨声酿得客愁多,欲赏清秋作计何。
    莫唱刘郎黄鹤句,西风汗目异江洒。
    三台高处五云多,如此好天良夜何。
    曾记长淮看月否,玉休何处唱西河。
    月下扈诗得句多,诗成句句敌阴何。
    夜凉不禁诗肠渴,欲作长鲸吸九河。
    风卷玄云已不多,倚栏试问夜如何
  • 3
    [宋]
    楼压浔阳地望雄,四无倚着拄晴空。
    九支江汇栏干外,双剑峰明雾霭中。
    庾令声名犹昨日,屈平兰芷又薰风。
    绸缪牖户知何计,须及长淮枣未红。
王卿月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