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越中送僧还旧山》

折柳插瓶溪水湾,此方缘尽又思还。
春花乞食云门寺,秋叶翻经瓦屋山。
云起珠林封旧迹,月临宝地忆慈颜。
知君身似旃檀树,已去留香梵宇间。
作品赏析
这首诗《折柳插瓶溪水湾,此方缘尽又思还》是一首对自然景色和人文历史的深情赞美与怀念。 首联“折柳插瓶溪水湾,此方缘尽又思还”,描绘了作者在溪水湾处折柳枝插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和留恋。这里的“此方缘尽”和“又思还”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颔联“春花乞食云门寺,秋叶翻经瓦屋山”,描绘了作者在云门寺乞食,在瓦屋山旁翻经叶的情景。这里不仅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也展示了寺庙和山川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的深深敬仰和赞美。 颈联“云起珠林封旧迹,月临宝地忆慈颜”,珠林和宝地都是指寺庙,云起珠林表达了作者对寺庙历史的深深敬仰,月临宝地则表达了对慈母的思念。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寺庙历史和人文情感的深深感悟。 尾联“知君身似旃檀树,已去留香梵宇间”,作者赞美对方像旃檀树一样留下香气在寺庙间,表达了对对方深深的敬仰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文历史和人文情感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以及对寺庙历史和人文情感的深深感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旃檀 旧迹 乞食
相关诗词
  • 1
    [唐]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 2
    [唐]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 3
    [唐]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
    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
    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