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薄媚》

耳盈丝竹,眼摇珠翠。
迷乐事。
宫闱内。
争知。
渐国势凌夷。
奸臣献佞,转恣奢淫,天谴岁屡饥,从此万姓离心解体。


越遣使。
阴窥虚实,蚤夜营边备。
兵未动,子胥存,虽堪伐、尚畏忠义。
斯人既戮,又且严兵卷土,赴黄池观衅,种蠡方云可矣。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评和担忧。它描绘了一个国家在政治腐败和军事衰落的情况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逐渐走向衰亡的情景。 首先,诗中描述了宫廷内的奢华生活,丝竹之声充耳,珠翠之色耀眼。这种描述揭示了社会的奢靡之风,人们沉迷于享乐,而忽视了国家的危机。这种状况使得国家逐渐衰落,国势凌夷,这是诗中强调的一个主题。 接着,诗中提到了奸臣的谄媚和奢侈行为,这是对政治腐败的进一步揭示。这些奸臣不仅没有为国家着想,反而助长奢靡之风,导致国家多次遭遇饥荒,人民离心解体。这是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 然后,诗中描述了国家派遣使者去暗中探查敌人的虚实,并加强边防的准备。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伍子胥这样的忠臣却不在了。尽管可以继续进攻,但人们仍然畏惧忠义之士的存在。这表明了当时社会对忠义的忽视和恐惧,也是对道德沦丧的进一步批判。 最后,当奸臣被铲除,国家准备卷土重来时,他们选择了赴黄池观衅。这里用范蠡和文种的故事来激励他们,暗示他们应该效仿忠臣,而不是只关注眼前的小利。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批判,对政治腐败、奢靡之风、道德沦丧、忠义缺失等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同时,它也呼吁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国家的未来,以避免走向衰亡的道路。
诗词关键字: 珠翠 宫闱 国势
相关诗词
  • 1
    [唐]
    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
    柳眉桃脸不胜春。
    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 2
    [宋]
    通宵银烛影摇红,坐对孤鸾伴守宫。
    空有妇人娇态在,眼儿薄媚怨春风。
  • 3
    [宋]
    窣湘裙,摇汉佩。
    步步香风起。
    敛双蛾,论时事。
    兰心巧会君意。
    殊珍异宝,犹自朝臣未与。
    妾何人,被此隆恩,虽令效死。
    奉严旨。
    隐约龙姿忻悦。
    重把甘言说。
    辞俊雅,质娉婷,天教汝、众美兼备。
    闻吴重色,凭汝和亲,应为靖边陲。
    将别金门,俄挥粉泪。
    靓妆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