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漱石轩》

石窦鸣泉自招隐,故邀风月到林扃。
我今欲去尚回首,多少人来不肯听。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间清泉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石窦鸣泉自招隐,故邀风月到林扃”,诗人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间一处名为“石窦鸣泉”的风景,此处吸引着人们前来隐居,也邀请风月为伴,进入林中。这里的“石窦”和“鸣泉”是诗中重要的意象,“石窦”指的是石头洞中流出的泉水,而“鸣泉”则是指水在石头洞中流动的声音,形象生动。诗人用“自招隐”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邀风月到林扃”则描绘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美丽,风和月成为了山林的客人,与诗人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我今欲去尚回首,多少人来不肯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美景的留恋,诗人想要离开山林,但又回头眷恋,不愿离去。这里的“多少人来不肯听”可能是指那些世俗之人无法欣赏山林的美景,或者是不愿倾听自然的声音。诗人用这种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生动,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同时,诗人通过对“石窦鸣泉”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诗词关键字: 风月 回首 不肯
相关诗词
  • 1
    [宋]
    百千孙子子,八十老翁翁。
    人间天下清福,阅世苦难同。
    谁叹东门猎倦,谁笑南阳舞罢,万事五更钟。
    但愿人长久,聊复进杯中。
    故侯瓜,丞相柏,大夫松。
    诸公健者安在,春梦转头空。
    可笑先生无病,病在枕流漱石,福至自然通。
    聋者固多笑,一笑更治聋。
  • 2
    [宋]
    仲春渐燠沐,摅散常远步。
    独穿林下蹊,斜转竹间屿。
    鸣泉竞漱石,迸笋或妨路。
    吹衣信和风,濯足解双履。
    深行意益惬,默坐憩亦屡。
    野花迎客来,啼鸟惊我去。
    群鸣投树鸦,独下过溪鹭。
    晴霞送斜日,历历星已布。
    娟娟新月弯,稍稍山已暮。
    用此遣朝昏,谁谓非尺素。
  • 3
    [宋]
    一个江湖客,万里水云身。
    鸟啼春去,烟光树色正黄昏。
    洞口寒泉漱石,岭外孤猿啸月,四顾寂无人。
    梦魂归碧落,泪眼看红尘。
    烟濛濛,风惨惨,暗消魂。
    南中诸友,而今何处问浮萍。
    青鸟不来松老,黄鹤何之石烂,叹世一伤神。
    回首南柯梦,静对北山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