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采桑度》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

冶游采桑女,尽有芳春色。
姿容应春媚,粉黛不加饰。

系条采春桑,采叶何纷纷。
采桑不装钩,牵坏紫罗裙。

语欢稍养蚕,一头养百塸。
奈当黑瘦尽,桑叶常不周。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采桑盛阳月,绿叶何翩翩。
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

伪蚕化作茧,烂熳不成丝。
徒劳无所获,养蚕持底为?
作品赏析
这是一组歌唱江南女子蚕桑劳动和春情的乐府民歌,取材立意颇具特色。南朝民歌,绝大多数出自城市,反映生产劳动者极少。开头两首,用明净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轻快明艳的阳春采桑图。第三和第七首,描写重点在采桑,歌唱劳动,表现采桑女独特的情趣。第四、第五、第六三首,内容与其他四首有别,色彩气氛亦有不同,表现了劳动的艰难和采桑女子难言的心曲,淡淡的惆怅。

分析全组诗歌,这位采桑女子似乎是初恋,一个满怀春情渴求异性爱怜的少女,竟被人冷落,不禁失望、懊恼、伤感。用采桑、养蚕表现恋情的民歌,南朝乐府中并不罕见;表现两情阻隔的民歌,也为数不少。这组诗歌的主要特色,在于较真切地运用采桑养蚕生产劳动,巧妙自然地暗示采桑女的不幸恋情,将劳动与恋情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单纯表现恋情的民歌更有艺术厚度。全组诗歌的宗旨并不是为了表现劳动,主要是反映稍具乡村意味的恋情。

创作背景
《采桑度》是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创作背景与采桑养蚕的生活有关。这首歌描述了春天桑树含绿,女儿们采摘桑叶,同时唱着欢快的歌曲的场景。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采桑度》曲是由《西洲曲》演化而来,大约产生于南朝梁以后。南朝乐府民歌盛于南北朝时期,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南朝乐府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与西曲两类。《采桑度》属于南朝乐府民歌中的“西曲”,这类民歌的产生地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荆楚一带。
诗词关键字: 养蚕 罗裙 冶游
相关诗词
  • 1
    [唐]
    寒女命自薄,生来多贱微。家贫人不聘,一身无所归。
    养蚕多苦心,茧熟他人丝。织素徒苦力,素成他人衣。
    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终日著罗绮,何曾识机杼。
    清夜闻歌声,听之泪如雨。他人如何欢,我意又何苦。
    所以问皇天,皇天竟无语。
  • 2
    [宋]
    长因蕙草记罗裙,绿腰沈水熏。
    栏干曲处人静,曾共倚黄昏。

    风有韵,月无痕。暗消魂。
    拟将幽恨,试写残花,寄与朝云。
  • 3
    [唐]
    闲从结客冶游时,忘却红楼薄暮期。
    醉上黄金堤上去,马鞭捎断绿杨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