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归鸿阁》

精舍傍修岭,道山随眼明。
山遗僧偃迹,水作剡溪声。
无雨竹亦润,有风松更清。
上方真可住,不用触归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中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精舍的喜爱之情。 首句“精舍傍修岭,道山随眼明”,诗人以精舍比喻山中的寺庙,以道山比喻山中的奇峰异石,表达了对山中清幽之地的喜爱。修岭、奇峰异石的描绘,使得山中的景色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山遗僧偃迹,水作剡溪声”,诗人进一步描绘山中景色的细节,僧人的偃迹、溪水的潺潺声,都为山中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神秘。 “无雨竹亦润,有风松更清”,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雨后和风中的景色。无雨时,竹子也显得润泽生辉;有风时,松树更显得清新宜人。这样的描绘,使得山中的景色更加生动,富有层次感。 最后一句“上方真可住,不用触归情”,诗人表达了对山中精舍的喜爱之情,认为这里确实是一个可以居住的地方,不需要触动归乡之情。这表明诗人已经深深地被山中景色所吸引,不愿离开此地。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精舍旁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清幽之地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归乡的思念之情,但这种思念并未影响他对山中景色的欣赏和喜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关键字: 精舍 无雨 不用
相关诗词
  • 1
    [清]
    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
    屏间山压眉心翠,镜里波生鬓角秋。
    临玉管,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休。
    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 2
    [清]
    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躬耕。
    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
  • 3
    [宋]
    春来江上打头风。
    吼层空。
    卷飞蓬。
    多少云涛,雪浪暮江中。
    早是客情多感慨,烟漠漠,雨濛濛。
    梁溪只在太湖东。
    长儿童。
    学庞翁。
    谁信家书,三月不曾通。
    见说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羡归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