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艮山阁》

乐山仁者寂不动,面壁老胡机械深。
艮背行庭无别义,佛心即是伏羲心。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仁者寂不动,面壁老胡机械深”。作者通过描绘乐山仁者的形象,表达了对静寂不动的仁者境界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老胡机械深的一面。最后,作者通过艮背行庭的无别义,将佛心与伏羲心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首句“乐山仁者寂不动”,描绘了一个乐山仁者的形象,他们内心平静,不动声色,象征着仁者的寂静不动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面壁老胡机械深”一句,则是对老胡的描绘。老胡在这里并非真实人物,而是诗人用来比喻那些过于执着于技巧、机械的人。他们深陷于复杂的技巧和机械之中,无法达到寂静不动的仁者境界。这一比喻揭示了诗人对于过度追求技巧和机械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真正智慧和内在平静的追求。 “艮背行庭无别义”一句,艮背行庭的形象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行庭在这里象征着行动和探索,无别义则表达了行动和探索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行动和探索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内在平静并不需要拘泥于形式和规则,而是需要无拘无束地探索和行动。 最后,“佛心即是伏羲心”一句,将佛心与伏羲心相联系。伏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发明家,他的智慧被视为是原始、自然、朴素的象征。佛心在这里象征着内在平静和智慧,而伏羲心则代表着原始、自然、朴素的智慧。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平静和智慧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并不需要追求外在的形式和规则,而是需要回归内心,追求内在的平静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乐山仁者的形象、老胡机械深的一面、艮背行庭的无别义以及佛心与伏羲心的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平静和智慧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于过度追求技巧和机械的批判。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伏羲 面壁 仁者
相关诗词
  • 1
    [明]
    长夏宜人溪上住,短薄疏篱围水树,炎蒸不到萧森处。
    转壁迎山阁子开,凉风度雨北窗来,湿花吹集木兰台。
    阁中别贮人如玉,停波静写修蛾绿,帘下凝妆看不足。
    画桨谁家载妓过,倚阑窃听欢闻歌,盈盈无奈荡舟何。
    酒船归后溪声静,斜月窥河升半岭,照见双栖梁燕影。
  • 2
    [宋]
    萧然山阁间,此兴何悠哉。
    子晋不复见,月白空萧台。
    夜静双瀑喧,遥闻疑雨来。
    涧壑生清风,襟宇捐纤埃。
    飞鸣撼半空,暗想飘琼瑰。
    前观阻步屧,侧耳成徘徊。
  • 3
    [唐]
    暝望香山阁,梯云宿半空。
    轩窗闭潮海,枕席拂烟虹。
    朱网防栖鸽,纱灯护夕虫。
    一闻鸡唱晓,已见日曈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