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烛寄人》

烛与人相似,通宵遽白煎。
不应须下泪,只是为人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蜡烛为对象,通过蜡烛和人相似的燃烧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深感慨。 首句“烛与人相似”,诗人以蜡烛与人相比,蜡烛和人都有生命,都在经历着时间的流逝。蜡烛和人一样,都有开始和结束,都有燃烧的过程。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哀愁。 “通宵遽白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在通宵的时间里,迅速地燃烧成白色,就像人的生命一样,短暂而匆忙。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深深感叹。 “不应须下泪”,蜡烛不需要流泪,因为它的生命是短暂的,流泪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哀伤。 “只是为人然”一句,揭示了蜡烛存在的意义:它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就像人一样,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也许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和深度。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蜡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
上一首
《款歌》
诗词关键字: 通宵 为人 只是
相关诗词
  • 1
    [唐]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
    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 2
    [南北朝]
    堂中绮罗人。
    席上歌舞儿。
    待我光泛滟。
    为君照参差。
  • 3
    [唐]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
    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
    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
    苍苍松与桂,仍羡世人钦。
    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
    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潘求仁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