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偈三首》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循环逆顺数将来,数到未来无尽日。
因七见,见一亡七。
踏破太虚空,铁牛也汗出。
绝气息,无踪迹。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以其独特的韵律和富有哲理的诗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这首诗的节奏感很强,每句七个字,循环往复,富有韵律美。逆序计数的方式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开始,逆时针数到未来无尽日,这种计数方式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寓含了人生的短暂和无限可能。 其次,诗中的“因七见,见一亡七”这句话,富含哲理。这里的“七”可能代表某种规律或者现象,而“见一亡七”可能意味着某种变化或者消亡。这种变化和消亡的过程,也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再者,“踏破太虚空,铁牛也汗出”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追求无果,力透纸背的坚韧和无奈。这里的“太虚空”可能代表虚无或者未知的世界,而“铁牛汗出”则形象地描绘了努力的艰辛和无果。 最后,“绝气息,无踪迹。”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一种对生死、对存在的深刻理解。这里的“绝气息”可能代表一种超脱生死、呼吸的境界,“无踪迹”则可能代表这种境界无法用言语描述,无法捉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计数方式、深刻的哲理、形象的描绘以及超脱的理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富有哲理,而且富有韵律美,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诗歌。
诗词关键字: 踏破 踪迹 无尽
相关诗词
  • 1
    [宋]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
    泥牛入海过新罗,木马追风到天竺。
    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
    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
  • 2
    [宋]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这里见得,黄面瞿昙。
    隐身无地,其或渺漫。
    不分照雇,眉毛鼻孔。
  • 3
    [宋]
    欲渡巨少,必假方舟。
    橹棹俱全,风帆两便。
    夜观星月,昼视云山。
    万里之遥,一瞬可到。
    人心尽畏波涛险,未必被涛险似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