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
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分类标签: 送别诗
作品赏析
【注释】: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这是天宝十载(751)六月,李副使(名不详)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火山五月人行少”,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作者不从饯行话别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见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岂能愁见轮台月”,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诗末两句直抒胸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请向戎马沙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祗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呢?这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

  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洒脱。悠扬流美的声调给人以奔放明快的诗意感受。自由活泼的韵律,跌宕有致的节奏,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传达出火一般的激情,无疑将给远行者以极大的鼓舞力量。

  (林家英)
创作背景
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创作背景是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六月,当时,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名不详)因公从姑臧(今甘肃武威)出发赶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军中,岑参作此诗送别。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诗词关键字: 道口 功名 岂能
相关诗词
  • 1
    [唐]
    海天杀气薄,蛮军步伍嚣。林红叶尽变,原黑草初烧。
    围合繁钲息,禽兴大旆摇。张罗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鹰虑奋迅,惊鹿时跼跳。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
    箭头馀鹄血,鞍傍见雉翘。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
  • 2
    [宋]
    道在行藏自古艰,为贫偶出未能还。
    一从举手遮西日,已恐移文在北山。
    身入微官韁锁里,心惭大隐市朝间。
    浮云富贵非吾事,便有功名亦等闲。
  • 3
    [唐]
    镜槛芙蓉入,香台翡翠过。拨弦惊火凤,交扇拂天鹅。
    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仙眉琼作叶,佛髻钿为螺。
    五里无因雾,三秋只见河。月中供药剩,海上得绡多。
    玉集胡沙割,犀留圣水磨。斜门穿戏蝶,小阁锁飞蛾。
    骑襜侵鞯卷,车帷约幰鈋。传书两行雁,取酒一封驼。
    桥迥凉风压,沟横夕照和。待乌燕太子,驻马魏东阿。
    想像铺芳褥,依稀解醉罗。散时帘隔露,卧后幕生波。
    梯稳从攀桂,弓调任射莎。岂能抛断梦,听鼓事朝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