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而无生,一片浮云点太清。 灭而无灭,万里寒空沈晓月。 个些儿,佛不知,拟心栖处隔山迷。 直饶不拟栖心处,犹落吾家第二机。 |
| 这首诗《生而无生,一片浮云点太清。灭而无灭,万里寒空沈晓月。个些儿,佛不知,拟心栖处隔山迷。直饶不拟栖心处,犹落吾家第二机。》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邃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佛学等问题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的“生而无生,一片浮云点太清。”和“灭而无灭,万里寒空沈晓月。”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哲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使人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更深的理解。生命虽然看似充满活力,但本质上却是无生的,如同浮云在广袤的宇宙中飘过;死亡虽然看似终结,但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永恒,就像晓月在寒冷的夜空中静静升起。 “个些儿,佛不知,拟心栖处隔山迷。”这几句则更深入地探讨了佛教的奥义,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的理解。他认为佛学深奥难懂,即使竭尽全力去理解,也可能陷入困惑之中;即使不想理解,也难以摆脱它的影响。这种对佛学的独特见解,既显示了诗人的深思熟虑,也反映了他对佛学的深深敬畏。 最后,“直饶不拟栖心处,犹落吾家第二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即使不想被某种思想或信仰所束缚,也难以避免它的影响。这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智慧,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佛学等问题的深刻思考,读来令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