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潼关兰若》

潼津罢警有招提,近百年无战马嘶。
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
昔时驰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气西。
关吏不劳重借问,弃繻生拟入耶溪。
作品赏析
这首诗《潼津罢警》是一首描绘和平宁静的景象的诗。它描绘了潼津这个地方的景象,从百年无战事,到壮士不谈剑,谋臣不谈泥,再到弃繻生拟入耶溪,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联“潼津罢警有招提,近百年无战马嘶。”描绘了潼津这个地方的宁静和平,罢警的景象,没有战马的嘶鸣,意味着这里已经百年无战事。这反映了社会的安定和和平。 颔联“壮士不言三尺剑,”描绘了壮士们不再谈论剑,剑已经不再是他们谈论的话题。这暗示了剑已经不再是他们防身或者战斗的工具,而是成为了历史的记忆。而“谋臣休道一丸泥。”则描绘了谋臣们也不再谈论用泥来封住城门,这表明战争已经结束,和平已经到来。 颈联“昔时驰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气西。”描绘了过去的道路已经变成了湖泊,而现在的皇宫坐落在紫气西边。这是对过去和现在景象的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 尾联“关吏不劳重借问,弃繻生拟入耶溪。”弃繻生拟入耶溪,描绘了一个人打算进入耶溪的情景。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潼津的宁静和平,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诗词关键字: 谋臣 马嘶 紫气
相关诗词
  • 1
    [唐]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 2
    [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3
    [现代]
    瓦砾纵横十万家,潼关依旧障京华。
    荒丘雨后萌青草,恶浪风前翻血花。
    堪笑晴雷惊鸟雀,誓凭古渡斗龙蛇。
    山河浩气争存灭,自有军容灿早霞!
    一水惊蛇岸欲流,黄沙赤血撼天浮!
    奇兵无愧关河险,壮志同消今古仇。
    峪口新营嘶战马,山腰古道隐耕牛。
    连宵炮火声声急,静待军情斩贼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