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潼关兰若》 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

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

意思:壮士不提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题潼关兰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潼津罢警》是一首描绘和平宁静的景象的诗。它描绘了潼津这个地方的景象,从百年无战事,到壮士不谈剑,谋臣不谈泥,再到弃繻生拟入耶溪,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联“潼津罢警有招提,近百年无战马嘶。”描绘了潼津这个地方的宁静和平,罢警的景象,没有战马的嘶鸣,意味着这里已经百年无战事。这反映了社会的安定和和平。 颔联“壮士不言三尺剑,”描绘了壮士们不再谈论剑,剑已经不再是他们谈论的话题。这暗示了剑已经不再是他们防身或者战斗的工具,而是成为了历史的记忆。而“谋臣休道一丸泥。”则描绘了谋臣们也不再谈论用泥来封住城门,这表明战争已经结束,和平已经到来。 颈联“昔时驰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气西。”描绘了过去的道路已经变成了湖泊,而现在的皇宫坐落在紫气西边。这是对过去和现在景象的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 尾联“关吏不劳重借问,弃繻生拟入耶溪。”弃繻生拟入耶溪,描绘了一个人打算进入耶溪的情景。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潼津的宁静和平,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潼津罢警有招提,近百年无战马嘶。
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
昔时驰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气西。
关吏不劳重借问,弃繻生拟入耶溪。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谋臣

    读音:móu chén

    繁体字:謀臣

    英语:emperor\'s counselor

    意思:(谋臣,谋臣)
    参与谋划或善于出谋划策的臣子。
      ▶《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

  • 壮士

    读音:zhuàng shì

    繁体字:壯士

    短语:大力士 斗士

    英语:hero

    意思:(壮士,壮士)

     1.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
      ▶《战国策•

  • 不言

    读音:bù yán

    繁体字:不言

    意思:
     1.不说。
      ▶《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孙绰《天臺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
      ▶唐·韩愈《秋怀诗》

  • 三尺

    读音:sān chǐ

    繁体字:三尺

    意思:
     1.指法律。
      ▶《史记•酷吏列传》:“周曰:‘三尺安出哉?’”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
      ▶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俭德遵

  • 丸泥

    引用解释

    1.一粒泥丸。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弹鸟则千金不及丸泥之用,缝缉则长剑不及数分之针。”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夫丸泥已不能遏 彭蠡 之沸腾,独贤亦焉能反流遁之失正。”

    2. 汉 刘向 《列仙传·方回》:“ 方回 者, 尧 时隐人也……为人所劫,闭之室中,从求道, 回 化而得去,更以方印掩封其户。时人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