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水还平岸,春来引郑溪。 旧渠通郭下,新堰绝湖西。 嵩少分明对,潇湘阔狭齐。 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 |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在溪水边游历的感受。 首联“积水还平岸,春来引郑溪。”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溪水泛滥,水位上升,以至于连河岸都几乎被淹没的景象。这里的“积水”可能指的是春天的雨水或者融雪,而“春来引郑溪”则表达了溪水在春天流量增大,引导着水流的方向。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颔联“旧渠通郭下,新堰绝湖西。”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溪边的景象,他描述了古老的渠道仍然通向城下,新的堰坝则截断了湖水的西流。这里,诗人不仅描绘了溪边的地形,也暗示了溪水与城市和湖泊的紧密联系。 颈联“嵩少分明对,潇湘阔狭齐。”诗人将目光转向远处的山峰,那里有嵩山和少室山清晰可见,而近处的潇湘两湖,其宽度也几乎相等。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将眼前的景象与远处的山峰相联系,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尾联“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游客的感受,他随着溪流的方向漂流,看到了一片孤立的岛屿上长满了茂盛的草。这里,“随庶子”可能是指诗人随溪流漂流的状态,“孤屿草萋萋”则描绘了岛屿上草长的繁茂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以及作者在溪边游历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场景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