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冯济川归蜀》

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
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
满载月归应有命,便耕云去岂无田。
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愤懑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归隐山林、回归自然的愿望。 首联“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描绘了作者乘船东吴,奏疏朝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政治的热情。其中,“勇唤”一词,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万里船”则暗示了作者远大的抱负和决心。 颔联“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职位低微的不满和对朝廷的批评,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贾谊等人才的赞赏和期待。其中,“岂为苏洵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职位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并非无用之人;“宁容贾谊先”则表达了对朝廷用人政策的批评,暗示了朝廷未能重用人才。 颈联“满载月归应有命,便耕云去岂无田”,表达了作者对归隐山林的渴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其中,“满载月归”表达了作者对归隐后宁静生活的向往;“云去岂无田”则暗示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追求。 尾联“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相思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其中,“竹枝歌罢”暗示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无奈;“倍黯然”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和思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愤懑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归隐山林、回归自然的愿望。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诗词关键字: 贾谊 竹枝 满载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
  • 2
    [宋]
    玉带金鱼,绿鬓朱颜,神仙画图。
    把擎天柱石,空留绿野,济川舟楫,闲舣西湖。
    天欲安刘,公归重赵,许大元勋谁得如。
    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
    不须别样规模。
    但收揽人才多用儒。
    况自昔军中,胆能寒虏,而今胸次,气欲吞胡。
    紫府真人,黑头元宰,收敛神功寂似无。
    归来好,正芝香枣熟,鹤瘦松臞。
  • 3
    [宋]
    旧德今谁在,凋零已不多。
    云天开日月,陆海自风波。
    空叹与龄梦,难留曳杖歌。
    平生济川意,无处问施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