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远》

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
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作品赏析
这首诗《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姮娥捣药无时已”引用了一个古老的神话,描述嫦娥不停歇地捣药。在这里,诗人借此表达出一种无休止的劳作或努力的状态,可能暗喻某种持续不断的责任、任务或者承诺。而“玉女投壶未肯休”则引用了一个古代的游戏,其中玉女投壶象征着一种专注和决断,暗示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持续不懈的努力和专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何日桑田俱变了”一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地理和神话元素,将海市蜃楼、桑田变沧海等神话传说融入其中。这句诗可能是在暗示某种变化,可能是社会的、文化的,甚至是自然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新的机遇,也可能带来挑战。而“不教伊水向东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期待和信念。他相信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就像伊水河依旧向东流淌一样,人的信念、价值观和情感纽带是不会改变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坚韧不屈、持续努力的精神,同时也蕴含了对变化的理解和期待。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深刻的哲理寓于其中,使得这首诗既有艺术的美感,又有思想的深度。 最后,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有力,富有诗意,使人读后既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又能引发对自身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诗词关键字: 投壶 捣药 无时
相关诗词
  • 1
    [唐]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 2
    [唐]
    家住锦水上,身征辽海边。
    十书九不到,一到忽经年。
  • 3
    [唐]
    别肠多郁纡,岂能肥肌肤。
    始知相结密,不及相结疏。
    疏别恨应少,密离恨难袪。
    门前南流水,中有北飞鱼。
    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
    不惜寄远书,故人今在无。
    况此数尺身,阻彼万里途。
    自非日月光,难以知子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