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宣城赠萧兵曹》

桂楫谪湘渚,三年波上春。
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尘。
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花时去国远,月夕上楼频。
赊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
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
紫陌罢双辙,碧潭穷一纶。
高秋更南去,烟水是通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谪居湘渚三年的生活和心境。 首联“桂楫谪湘渚,三年波上春”,诗人以船只为载体,描绘了自己被贬谪到湘渚的情景。在湘江的波涛之上,度过了三年的春夏秋冬,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生活的无奈和坚韧。 颔联“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尘”,描述了诗人在湘渚的生活环境。寒冷的船只停泊在句溪,雪花飘落,诗人穿着旧衣,仿佛洛城的尘埃。这里既描绘了环境的恶劣,也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乐观。 颈联“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皇恩的理解。诗人以“客道”自喻,表示不愿屈从于权贵,耻于摇尾乞怜。而“皇恩宽犯鳞”则表达了对皇帝的宽容和理解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继续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花时去国远,月夕上楼频”描绘了诗人远离京城,在花开的季节思念家乡,在月夜登上高楼,遥望京城。这里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赊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虽然身体有病,仍然赊酒自酌;虽然生活贫困,仍坚持佣书度日。这些都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乐观。 最后,“高秋更南去,烟水是通津”,在秋天的到来之时,诗人决定继续南行,面对烟水茫茫的前路,他充满了决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谪居湘渚三年的生活和心境。它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和坚韧,也有对仕途的无奈和理解,更有对未来的决心和期待。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的诗篇。
下一首
《湘妃》
诗词关键字: 渔父 皇恩 行吟
相关诗词
  • 1
    [宋]
    戛云秋翼健磨天,九万修程孰可肩。
    五马幸归乡国路,百城初认钓鱼船。
    余霞绮阁方池上,宿霭人家叠嶂前。
    多感圣君垂异宠,力思报效向衰年。
  • 2
    [宋]
    分符惭寡术,荣抃出京畿。
    况值新伙节,重经旧钓矶。
    江村初雨歇,水国淡烟微。
    一路风光好,还同衣锦归。
  • 3
    [宋]
    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