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寺》
疏篁葱蒨云添润,乱石玲珑藓借斑。 小有洞从仇穴入,妙峰顶对德云间。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首先,诗中提到的“疏篁葱蒨云添润,乱石玲珑藓借斑”,描述了自然景物的秀美和变化,其中“疏篁”是指稀疏的竹林,“葱蒨”则是形容竹叶葱郁、色彩鲜亮,“云添润”则是对云彩和雨水的描绘,增强了环境的湿润感和美感。而“乱石”则是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石头,有深浅不同的苔藓附着其上,增添了石块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接着,“小有洞从仇穴入,妙峰顶对德云间”,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进入山洞后看到的景象,以及山洞对面高耸入云的山峰。其中,“小有洞”指的是一个狭窄而幽深的山洞,“仇穴”则可能是指山洞的入口或出口,诗人通过这个洞口进入山洞,感受到洞内别有洞天的神秘和美丽。而“妙峰顶对德云间”则是对高耸入云的山峰和云雾缭绕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此外,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种情感和审美观念在古代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
创作背景
《净明寺》是宋朝诗人边郎中创作的一首诗。边郎中,字冲之,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他的生平事迹史料记载不多,但是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自然、向往宁静生活的人。
《净明寺》的创作背景与净明寺这座寺庙有关。净明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建于唐朝,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梅岭镇内。寺庙环境清幽,建筑风格独特,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边郎中在游览净明寺时,被寺庙的宁静氛围和自然风光所感染,创作了这首诗。
综上所述,《净明寺》的创作背景是边郎中在游览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梅岭镇内的净明寺时,被寺庙的宁静氛围和自然风光所感染,即兴创作的诗歌。
相关诗词
-
秀色环亭拥霁霞,修筠冰艳数枝斜。
东君欲奉天颜喜,故遣融和放早花。
-
崔嵬霜干欲凌云,俯映寒梢数尺春。
须信苍髯净明老,坐中容有散花人。
-
偶因祀事访丹霞,寺古山深石径斜。
冲冻细寻梅信息,枝头喜见状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