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作品赏析
这首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是唐代诗人王安石所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形象的比喻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衰败的深深忧虑。 首句“百战疲劳壮士哀”,直接描述国家现状,战争频繁,士兵疲惫,壮士哀叹。这句诗以壮士哀叹的形象,表达了国家已经疲惫不堪,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次句“中原一败势难回”,进一步强调了国家形势的严峻。中原一败,意味着国家的实力已经无法挽回,形势已经无法逆转。这句诗以“势难回”的形象,表达了国家已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 第三句“江东子弟今虽在”,诗人以江东子弟的形象,表达了国家还有希望,还有可能重新振兴。但是,这句诗也暗含着江东子弟是否愿意跟随君王再次卷土重来的问题。 最后一句“肯与君王卷土来”,是对前一句的回应,表达了江东子弟是否愿意跟随君王再次战斗的问题。这句诗以“肯与君王卷土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暗示着国家的未来将取决于君王的决策和江东子弟的态度。 整首诗以形象的比喻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衰败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江东子弟的期待。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关键字: 君王 壮士 子弟
相关诗词
  • 1
    [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2
    [清]
    鹿走荒郊壮士追,蛙声紫色总男儿。
    拔山扛鼎兴何暴,齿剑辞骓志不移。
    天下不闻歌楚些,帐中唯见叹虞兮。
    故乡三户终何在?
    千载乌江不洗悲。
  • 3
    [清]
    无风亦向朱栏舞,情为君王苦。
    乌江不渡为红颜,忍使香魂无主独东还。
    春含古血看犹暖,巧作红深浅。
    花前休唱楚人歌,恐惹英雄又唤奈虞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