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水调歌头·祥起玉龙甲》

祥起玉龙甲,庆衍紫枢垣。
奎文得岁,佳气磅礴斗牛间。
天意方扶兴运,贤业更看奕世,衮衮照英辀。
四海具瞻久,膏泽满湘川。


岁六月,苏大旱,作丰年。
喁喁百万生齿,何处不沾恩。
此是鸿钧事业,那更青毡步武,早晚即调元。
混一车书了,还领赤松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某年夏天,看到湖南地区旱灾严重,于是赋诗以示百姓,希望通过“祥起玉龙甲,庆衍紫枢垣”来表达对天意的理解和对百姓的关怀。 首联“祥起玉龙甲,庆衍紫枢垣”,通过描绘祥瑞的玉龙和紫枢,表达了作者对天意的敬畏和对百姓的祝福。玉龙象征着祥瑞和丰收,紫枢则代表着皇家的权威和庇护。作者希望通过天意的恩赐,让百姓们能够得到丰收和安宁。 颔联“奎文得岁,佳气磅礴斗牛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天意的敬畏和对百姓的关怀。奎文代表着智慧和文明,得岁则表达了作者的信念,相信岁终必将迎来丰收和好运。佳气磅礴斗牛间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气氛和气势。 接下来,作者在颈联中用“天意方扶兴运,贤业更看奕世”来表达自己对未来前景的乐观和自信。这句话中,“天意”是对上文“天意的恩赐”的承接和延伸,“扶兴运”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盛的信心和期望,“奕世”则代表着世代相传的功业和责任。 最后,作者在尾联中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和祝福。“四海具瞻久,膏泽满湘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湖南地区百姓的关心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恩惠和福祉。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天意的敬畏和对百姓的关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盛的信心和对百姓福祉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智慧,以及他作为一个官员的责任和担当。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祥起玉龙甲》是宋代文人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廖行之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 首先,从时代背景来看,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代。词人们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生活感悟。因此,廖行之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其次,廖行之的个人经历也对这首词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廖行之是一个关心国事、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文人。当时,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廖行之深感忧虑。因此,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希望国家强大的愿望。 综上所述,《水调歌头·祥起玉龙甲》的创作背景包括宋代的文化背景和廖行之的个人经历。这些背景为这首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基础,使其成为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的词作。
诗词关键字: 大旱 丰年 磅礴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2
    [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3
    [宋]
    清颍尊前酒满衣,十年风月旧相知。
    凭谁细话当时事,肠断山长水远时。
    金凤阙,玉龙墀,看君来换锦袍时。
    姮娥已有殷勤约,留着蟾宫第一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