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声摵摵动秋风,共蹑丹梯上卧龙。 路隔西陵三两水,门临南镇一千峰。 湖吞碧落诗争发,塔涌青冥画几重。 非是登高能赋客,可怜猿鹤自相容。  | 
| 这首诗《林声摵摵动秋风,共蹑丹梯上卧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登高感受的诗,通过对林声、秋风、丹梯、卧龙、西陵、南镇、碧落、青冥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心境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联“林声摵摵动秋风,共蹑丹梯上卧龙。”诗人借助秋风和丹梯,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神秘而富有生气的世界。秋风起,林声簌簌,仿佛是自然的呼吸,又像是秋天的旋律。诗人攀登着丹梯,仿佛是与卧龙一同升天。这里的“丹梯”象征着诗人对高处的向往,“卧龙”则寓含着深邃的意义,引人深思。 颔联“路隔西陵三两水,门临南镇一千峰。”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登高的环境,道路隔开了西陵,水流潺潺。门庭临南镇,千峰竞秀。这里的环境既富有自然的美感,又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颈联“湖吞碧落诗争发,塔涌青冥画几重。”诗人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湖水吞吐着碧空,诗人的灵感也随之喷薄而出。塔影在青空中涌起,如画如梦。这里诗人将自然的美与文学的美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尾联“非是登高能赋客,可怜猿鹤自相容。”诗人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并非登高能赋的诗人,但猿鹤都能自在地生活在这里,可见这里的环境之优美。这里诗人以猿鹤自比,表达了对环境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登高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环境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