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三首》
亲到龙潭不见龙,纸灯吹灭眼头空。 一条白棒掀天地,灭却西来达磨宗。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龙潭”的探访。诗中描绘了诗人亲到龙潭寻找龙,但未能见到龙的情景。纸灯在风中摇曳,最终熄灭,只剩下空洞的眼神。
“亲到龙潭不见龙”一句,诗人以龙潭为引子,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期待和探寻。但“不见龙”的结果,也暗示了某种失落和无果而终。
“纸灯吹灭眼头空”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失落。纸灯的熄灭,象征着探寻的结束,而眼神的“空”则表达了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一条白棒掀天地”一句,以“白棒”为喻,表达了某种强大的力量,可能是一股改变的力量,或者是对原有秩序的挑战。这股力量可能会“掀天地”,改变现有的格局。
“灭却西来达磨宗”一句,则是对这股力量的进一步描述。它可能是一股颠覆性的力量,能够“灭却西来达磨宗”,即毁灭从西方传来的达摩宗。这里暗含了对某种权威或传统的挑战和颠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探访龙潭、纸灯熄灭、白棒掀天地、灭却达摩宗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寻、对改变的渴望以及对权威传统的挑战。整首诗充满了神秘、探索和颠覆的意味。
|
创作背景
《颂古十三首》是宋代诗僧释德光创作的一组古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佛教教义、僧侣生活以及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感悟有关。释德光作为一位佛教僧侣,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佛法、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体悟。这些诗歌可能受到了宋代文化、佛教思想和诗词艺术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修行体验和感悟。因此,《颂古十三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了佛教文化、宋代诗歌艺术以及作者个人的修行和思考。
相关诗词
-
道泰时清才子贵,家肥国富小儿娇。
不因紫陌花开早,争见黄莺下柳条。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