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

三苗馀古地,五稼满秋田。
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
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访问一位在江城附近耕作的农夫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 首先,诗的开头“三苗馀古地,五稼满秋田。”描绘了一个丰收的场景,三苗古地,五谷满田,给人一种宁静而富饶的感觉。这里用“三苗”这个历史地名,可能是在暗示这个地方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同时,“满秋田”则描绘出秋天的丰收景象,给人一种满足和安定的感觉。 “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这两句诗揭示了农民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他们所承担的义务。周公的税,可能指的是周朝的税收政策,而“归输汉俸钱”则可能指的是农民将他们的税收上交给国家,作为对国家的贡献。这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中农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和依赖关系。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这两句诗描绘了江城的寒冷和日落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而忧郁的感觉。“湓水暮连天”则描绘出一种深深的忧郁和寂寥,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深深的寂静之中。 “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最后两句诗,作者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南楚凋残后,可能指的是南楚地区在战乱或灾害之后的情况,这使得农民的生活更加艰难。疲民赖尔怜,意为疲惫的百姓只能依赖你(周公)来怜悯和帮助他们。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丰收的场景,揭示了古代中国社会中农民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关键字: 连天
相关诗词
  • 1
    [唐]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
    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餱粮。
    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
    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答
  • 2
    [唐]
    近远从王事,南行处处经。
    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
    回雁书应报,愁猿夜屡听。
    因君使绝域,方物尽来庭。
  • 3
    [宋]
    蹇驴挟策一苍头,罢相归来隐寂寥。
    看到半山三不足,依然野水漫青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