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桂隐》

指点篇书说向谁,武侯之后独公奇。
许瓢却大尧天小,严濑应高汉座卑。
夙世已傥霖雨债,我身今结水云知。
何人桂树中间隐,莫作南阳一睡骊。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和人生哲理。 首句“指点篇书说向谁,武侯之后独公奇”,诗人在向谁诉说指点篇书中的内容呢?只有诸葛亮之后,像公孙奇这样独树一帜,令人惊奇。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指点篇书”来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许瓢却大尧天小,严濑应高汉座卑”,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许瓢是传说中的神仙,他的道术可以改变天地;而尧天则是传说中的天庭,这里诗人用许瓢来比喻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可以改变天地,甚至可以改变汉代的历史;用尧天来比喻诸葛亮的重要性,他的智慧和才能可以改变历史进程。同时,诗人也用严濑和高汉座卑来比喻诸葛亮的高尚品德和谦逊精神。 “夙世已傥霖雨债,我身今结水云知”,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诸葛亮的缘分和共鸣。诗人认为自己与诸葛亮前世就有缘分,今生结缘于水云之中,也就是结缘于诸葛亮。这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 最后,“何人桂树中间隐,莫作南阳一睡骊”,诗人用桂树比喻诸葛亮的隐居之地,暗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品德和隐居生活。同时,诗人也用“南阳一睡骊”来比喻诸葛亮的隐居生活并不寂寞,反而充满了智慧和乐趣。这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诸葛亮的故事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诗中运用了典故、比喻、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哲理和智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诗词关键字: 霖雨 桂树 指点
相关诗词
  • 1
    [唐]
    琴酒曾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
    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酒无。
    东省南宫兴不孤,几因诗酒谬招呼。
    一从开署芙蓉幕,曾向风前记得无。
    遥闻桂水绕城隅,城上江山满画图。
    为问訾家洲畔月,清秋拟许醉狂无。
    日暮江边一小儒,空怜未有白髭须。
    马融已贵诸生老,犹自容窥绛帐无。
    一种吟诗号孔徒,沧江有客独疏愚。
    初筵尽辟知名士,许到风前月下无。
    望断南云日已晡,便应凭梦过重湖
  • 2
    [宋]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
    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
    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不胜。
    阳朔山前好峰岭,为公怜爱万千层。
  • 3
    [唐]
    碧幢仁施合洪钧,桂树林前倍得春。
    莫恋此时好风景,磻溪不是钓渔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