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听张立本女吟》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作品赏析
此诗一说为张立本女作,而且伴有一个荒诞的故事。传说唐代有个草场官张立本,其女忽为后园高姓古坟中的狐妖所魅,自称高侍郎,遂吟成此诗(《全唐诗》卷八六七)。这种附会虽然颇煞风景,却也令人想到:或许正是因为这诗情韵天然,似有神助,才使当时的好事者编出这样的无稽之谈吧?
  诗的内容似无深义,却创造了一种清雅空灵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幽篁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峨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在这首诗里,景色全由人物情态写出,而人物意趣又借极简炼的几笔景物点缀得到深化。由情见景,情景相生,是形成此诗佳境的显著特点。“危冠广袖楚宫妆”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贵族女装,这身典雅的妆束令人清楚地想见少女亭亭玉立的风姿;从“独步”可见庭院的空寂幽静和她清高脱俗的雅趣,而“闲庭”又反衬出少女漫步吟哦的悠然神情。“逐夜凉”则藉其纳凉的闲逸烘染了秋爽宜人的夜色。夜静开了少女的慧心,秋凉催发了少女的诗思。她情不自禁地从发髻上拔下玉钗,敲着阶沿下的修竹,打着拍子,朗声吟唱起来。以钗击节大约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晏几道《浣溪纱》词有“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句,写的是一位歌女在“遏云声里送离觞”的情景,也颇妩媚,但稍嫌激烈,高適此诗中的少女,孤芳自赏,不求知音,信手击竹,对月自吟,那种心声和天籁的自然合拍似更觉曼妙动听。
  诗题为“听张立本女吟”,故“清歌一曲”实是吟诗一首。古诗本来能吟能唱,此处直题“清歌”二字,可见少女的长吟听来必如清朗的歌声般圆转悦耳。前三句不写月色,直到一曲吟罢,方点出“月如霜”三字,不但为开扩诗的意境添上了最精彩的一笔,也渲染了少女吟诗的音乐效果。诗人以满目如霜的月色来烘托四周的沉寂,使“霜”字与“夜凉”相应,并且此透露出少女吟罢之后心境的清冷和吟声给听者带来的莫名的惆怅,从而在结尾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留下了无穷的韵味。
  抒情的画意美和画面的抒情美融为一体,是盛唐许多名篇的共同特点。这首诗写女子而洗尽脂粉香艳气息,更觉神清音婉,兴会深长,超尘拔俗,天然淡雅,在盛唐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葛晓音)
创作背景
《听张立本女吟》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一个荒诞的故事有关。传说中,唐代有一个草场官名叫张立本,他的女儿被后院古坟中的狐妖所迷惑,自称是高侍郎(因为高适曾任刑部侍郎),然后吟咏了这首诗。这个附会虽然给诗歌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但却可能并非诗歌创作的真实背景。实际上,高适可能只是听到了张立本女儿的诗歌,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和诗。
诗词关键字: 清歌 闲庭 独步
相关诗词
  • 1
    [宋]
    阎公十八学士图,当时妙笔分锱铢。
    惜哉名姓不题别,但可以意推形模。
    十二匹马一匹驴,五士无马应直庐。
    五鞍施狨乃禁从,长孙房杜王魏徒。
    一人醉起小史扶,一人欠伸若挽弧。
    一人观鹅凭栏立,一人运笔无乃虞。
    树下乐工鸣瑟竽,八士环列按四隅。
    笑谈散漫若饮彻,盘盂杯勺一物无。
    坐中题笔清而癯,似是率更閒论书。
    其中一著道士服,又一道士倚枯株。
    三人傍树各相语,一人击带行徐徐。
    后有一人丰而鬍,独吟芭蕉立踟蹰。
    一时登瀛客若是,贞观治效真不诬
  • 2
    [唐]
    力进凭诗业,心焦阙问安。
    远行无处易,孤立本来难。
    楚月船中没,秦星马上残。
    明年有公道,更以命推看。
  • 3
    [宋]
    秃发管城书不中。
    麝煤满砚随轻浓。
    烟云变怪本无定,丹青故匪能形容。
    解衣盘礴无人久,妙迹於今复何有。
    挥毫要使真宰泣,叹息初非痴绝手。
    辽东有人丁令威,去家得仙今暂归。
    上界繁华异丘壑,安得长林大麓长追随。
    联翩大轴要予写,敲冰不在鹅溪下。
    吾既不能为乔松直干摩苍天,又不能为小童一线飞纸茑。
    万里江山败平远,唤取画师阎立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