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出柴门即是山,青鞋踏破白云间。 旋偿酒券何时足? 罢诺僧碑尽日闲。 三尺古琴余爨迹,一枝禅杖带湘斑。 吾庐北望云烟里,又伴纷纷宿鸟还。 |
| 这首诗《南出柴门即是山,青鞋踏破白云间》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诗人生活态度的诗。通过对柴门、白云、酒券、僧碑、古琴、禅杖等自然和人文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联“南出柴门即是山,青鞋踏破白云间”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柴门之外即是连绵的山峦,青鞋在白云间穿行,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颔联“旋偿酒券何时足?罢诺僧碑尽日闲”则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可能经常去喝酒,但总是无法满足,而与僧人碑文相伴度过空闲的日子。这表现出诗人的闲适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一些无奈和苦闷。 颈联“三尺古琴余爨迹,一枝禅杖带湘斑”则描绘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他抚摸着古琴,带着禅杖,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古琴象征着诗人的情感表达,禅杖则代表着诗人的精神追求。 尾联“吾庐北望云烟里,又伴纷纷宿鸟还”描绘了诗人的居所,他北望云烟,伴随着纷纷的宿鸟归巢。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些无奈和苦闷,但整体上仍然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和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