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

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
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作品赏析
这首诗《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个人从努力到徒劳,从期望到失望的过程,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首先,诗中提到了“法达”,这是一个在诗中作为主角出现的人物。他曾经见到了一位名叫“老卢”的人,或许是一位前辈,或许是一位智者。他看到了老卢的勤奋和努力,看到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付出的辛勤和汗水。然而,诗中又说“半生勤苦一朝虚”,意味着法达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他曾经的努力和付出,最终化为泡影,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心通口诵方无碍”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内心深处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已经通达,已经理解了真理的含义。这表明他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追求,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笑把吴鸾细字书”,这里的“吴鸾”可能是指古代的珍贵书籍或者知识,而“细字”则表示这些知识非常深奥和难以理解。主人公虽然经历了失败,但他仍然愿意去学习这些知识,愿意去理解这些深奥的文字。这里的“笑”字,更是表达了主人公的乐观和坚韧,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也能够保持笑容,继续前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法达的经历,表达了一个人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只要内心通达,愿意去学习深奥的知识,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首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要保持信念和勇气,继续前行。
诗词关键字: 字书 无碍
相关诗词
  • 1
    [宋]
    仙子高栖海上山,一尘不到石台间。
    鹤随仙客收棋去,龙伴山僧采药还。
    风送白云归洞口,钟随明月到人间。
    不须再问神仙事,花落花开暑又寒。
  • 2
    [宋]
    璇台插中天,乾坤发端倪。
    荆榛夹险道,自古谁攀跻。
    嘉予二三友,乘兴同杖藜。
    行行陟其巅,一榼手自携。
    上摩白兔宫,下蹑青云梯。
    傲睨群动间,太仓米一稊。
    俯瞰万家邑,户牖开蜜脾。
    群峦尽东骛,驶若万骥驰。
    马奏忽破碎,象岛尤瑰琦。
    杜鹃状雄尊,白鲤波连漪。
    视城横朱鸟,秀连秋水湄。
    崯崯摘星岭,上可扪南箕。
    羽人炼丹丘,迄今有遗基。
    维西控桐柏,岩壑争献奇。
    雁荡直括苍,势自金庭。
    奔雷三十六,赶起龙凤姿。

  • 3
    [宋]
    忆昔经行处,如今两见秋。
    山川旧相识,泉石记曾游。
    槐国未为守,醉乡先拜侯。
    拥炉听僧话,忘却客中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