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览物(一作峡中览物)》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
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作品赏析
【鹤注】当是大历元年在夔州作。邢劭诗:览物惜时形。

  曾为椽吏趋三辅①,忆在渲关诗兴多②。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舟中得病移裳枕,洞口经春长薛萝③。形胜有余风土恶④,几时回首一高歌。

  (此公在峡而思乡也。上四追忆华州,下四峡中有感。向贬司功,而诗兴偏多,以华岳、黄河足引壮思也。今峡江相似,而卧病经春,无复前此兴会矣。盖此间形胜虽佳,风土殊恶,几时得回首北归,仍动长歌之兴乎?题曰“览物”,指山水言。舟中承江,洞口承峡。形胜在此,风土亦在此。移裳枕,舍舟登岸也。)

  ①赵曰:公曾为华州司功,故曰椽吏。三辅,京兆、扶风、冯诩也。华属扶风。②希曰:潼关在华阴县,即桃林之塞,华岳在其地,黄河亦经华而东。③庚信《枯树赋》:“横洞口而倾卧。”谢灵运诗:“相见山阿人,薛萝若在眼。”【陈允锡注】洞口,五溪之口。④风,谓其俗杂夷。上,谓其地多瘴。后汉唐羌疏:南州土恶。杜诗:“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此在峡而忆华州也。白乐天《九江春望》诗云“烟岂异终南色,盆草宁殊渭北春”,苏子瞻《横翠阁》诗云“已见西湖怀濯锦,更看横翠忆峨嵋”,其句意皆本子少陵。

  朱瀚曰:初联语平。巫峡、华岳,首尾痴肥,忽如、犹似,衬笔庸滑。瞻、见二字,不免合掌。第五似病呈,移字亦晦。洞口指何地,未明。七八句,亦近庸率。断非少陵真笔。

  杜诗:“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元范德机云:“黄河东去从天下,华岳西来拔地高。”觉杜平板而范流动矣。杜诗:“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宋朱淑真云:“水光激浪高翻雪,风力吹沙远涨烟。”其峭拔惊奇,亦堪步趋少陵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下一首
《春游》
诗词关键字: 诗兴 巫峡 风土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倐烁夕星流。
    昱奕朝露团。
    粲粲乌有停。
    泫泫岂暂安。
    徂龄速飞电。
    颓节骛惊湍。
    览物起悲绪。
    顾已识忧端。
    朽貌改鲜色。
    悴容变柔颜。
    变改茍催促。
    容色乌盘桓。
    亹亹衰期迫。
    靡靡壮志阑。
    既惭臧孙慨。
    先愧杨子叹。
    寸阴果有逝。
    尺素竟无观。
    幸赊道念戚。
    且取长歌欢。
  • 2
    [宋]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
    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
    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
    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
    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
    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
    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
    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凫茈。
    此物近亦尽,卷耳共所资。
    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
    今乃有毒厉,肠胃生疮痍。
    十月七八死,当路横其尸。
    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
    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
    天岂意如此?
    泱荡莫可知!
    高位厌梁肉,坐论搀云霓。

  • 3
    [唐]
    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
    因知圣主念,得遂老农情。
    陇麦垂秋合,郊尘得雨清。
    时新荐玄祖,岁足富苍生。
    却马川原静,闻鸡水土平。
    薰弦歌舜德,和鼎致尧名。
    览物欣多稼,垂衣御大明。
    史官何所录,称瑞满天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