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庐山纪游》

一年两度游山客,三日连宵上水船。
已过小姑才四里,浮青隐约接遥天。
作品赏析
这首诗《游山》是作者对游山过程的生动描绘。 首句“一年两度游山客”,作者以平实的语言交代了游山的频率和自己的心情。“一年两度”,既表明了游山的次数不密,又传达出对游山行乐感到满足的心情。 “三日连宵上水船”描述了游山时乘船夜行的情景。“三日连宵”既表明旅途辛苦,又暗示了继续登舟前行的决心。这里的“上水船”显然不只是指水路交通工具,它还带有“舟行逆水速”的暗示性。此外,从全诗的节律看,“三日连宵”要较“三日夜行”更显得舒缓,更富有余韵。 “已过小姑才四里”,是对行程的进一步交代,显得十分简洁。“小姑”是山名的说法,这里借指小山峰。“已过小姑”而“才四里”,可见游程尚短,而山水已呈现在眼前。这里是以简短的笔墨描绘游程的开头。 接下来的“浮青隐约接遥天”一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把本来并没有颜色的山水写成了有色彩、有气势、有气势、有声势的事物,营造出一幅青翠缭绕、气势雄阔的江上夜景。从诗歌的含蓄性角度看,“浮青隐约接遥天”一句带有主观的想象和夸张,是一种“虚”笔。这种虚写不仅和诗歌“从流欲靡速,任意作湍转”(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去来辞》)的平易风格相吻合,而且能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句式的选择。全诗七句,除第三句为一般陈述句外,其余几句均为对偶句。这是因为在古代诗体中,对偶句易于形成整齐和谐的音乐感。同时,这种对偶又并非简单的字面对仗,而是要求在内容上有呼应、相对的关系。这首诗中,“一年两度”与“三日连宵”,“上水船”与“浮青隐约”,“才四里”与“接遥天”,在内容上都是相对呼应的。这种写法在形式上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而且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强化和深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游山行乐的满足心情和山水的优美情趣。同时,诗歌在艺术上也得到了高度的体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陈叔通在1961年夏天应中共江西省委和庐山管理局之邀,登上庐山,游览了花径、仙人洞、白鹿洞、黄龙潭、乌龙潭、三叠泉、五老峰、含鄱口等名胜,写下《庐山纪游》七绝20首,手书影印,流传于世。
上一首
《雪》
诗词关键字: 小姑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 2
    [现代]
    陈旗一碧到云边,莫谓江南景独妍。
    六月人归花满地,随时雨过翠连天。
    远丘流雪群羊下,大野惊风匹马还。
    隐隐牧歌何处起,遥看公社立炊烟。
  • 3
    [现代]
    诗情未尽在苏杭,幽绝札兰天一方。
    深浅翠屏山四面,回环碧水柳千行。
    牛羊点点悠然去,凤蝶双双自在忙。
    处处泉林看不厌,绿城徐入绿村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