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临江萧氏家宝堂》

迥人不解作生涯,唯有中堂书五车。
竹简多於孔氏壁,牙签新似邺侯家。
田园岂是子孙计,青紫今为里巷夸。
富贵早知皆有命,君应未厌十年赊。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读书”。作者通过描绘读书人的生活,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对读书的价值的理解。 首句“迥人不解作生涯,唯有中堂书五车”,作者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描绘了那些不理解读书为何物的人,他们只知道在田间劳作,而那些真正理解读书的人,则将书作为生活的重心,家中藏书丰富。 “竹简多於孔氏壁,牙签新似邺侯家”两句,作者进一步描绘了读书人的藏书之多,超过了古代的藏书家,书架上新书如同邺侯家的一样。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读书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知识的追求。 “田园岂是子孙计”和“青紫今为里巷夸”两句,作者表达了对读书人价值观的理解。他们读书并非为了追求田园生活,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改变自己的命运。而那些通过科举考试的人,他们的成功也成为了乡里的夸耀。 最后两句“富贵早知皆有命,君应未厌十年赊”,作者以一种哲理的口吻告诫人们,富贵荣华都是命运安排的,不应过分追求。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看法,他认为读书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需要认识到人生的无常,不应过分执着于富贵荣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读书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读书价值的理解。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过分追求富贵荣华,而应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知识的积累。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关键字: 里巷 竹简 青紫
相关诗词
  • 1
    [清]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2
    [唐]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 3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