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兴国寺楼上作》

松篁不动翠相重,日射流尘四散红。
地上行人愁暍死,那知高处有清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松篁不动翠相重,日射流尘四散红。地上行人愁暍死,那知高处有清风》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处清风的赞美和行人因身处炎热环境而无法欣赏美景的遗憾。 首句“松篁不动翠相重”,诗人以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处的环境,它们坚韧不动,翠色相重,象征着高处环境的宁静和清新。这句诗描绘了高处环境的静谧和清新,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和舒适。 “日射流尘四散红”,这句诗描绘了阳光照射在地面上的情景,阳光四散,尘土泛红,形象地表现了地面的炎热和干燥。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行人在这种环境中行走的艰辛和痛苦。 “地上行人愁暍死”,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行人处境的同情和对他们无法欣赏美景的遗憾。这句诗通过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了行人的疲惫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关心和同情。 “那知高处有清风”,最后一句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高处清风的赞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处环境的赞美和对行人处境的同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的美好环境,不要忽视身边的美好事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处环境的宁静、清新和清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行人处境的同情。这首诗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关键字: 日射 四散 行人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
    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 2
    [唐]
    前庭一叶下,言念忽悲秋。
    变节金初至,分寒火正流。
    气含凉夜早,光拂夏云收。
    助月微明散,沿河丽景浮。
    礼标时令爽,诗兴国风幽。
    自此观邦正,深知王业休。
  • 3
    [明]
    前代何人画山水,长安关仝营丘李。
    华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
    亦有北苑与河阳,后来作者谁能当。
    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气归苍茫。
    房山尚书初事米,晚自名家称绝美。
    艺高一代谁颉颃,只数吴兴赵公子。
    当时弭节匡庐峰,曾写太平兴国之神宫。
    五峰却立疑争雄,台殿突兀纷青红,中有云气随游龙。
    我对此图卧三日,遂令奇气生心胸。
    乱来学士遭漂荡,文艺草草谁能工。
    笔精墨妙心更苦,那得再有前贤风。
    於乎!
    乾坤浩荡江海阔,使我执笔将安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