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故书千卷,生才试一斑。 尝音殊不少,筮仕独何艰。 松菊将身隐,苹蘩忽涕潸。 幸哉贤玉润,有诔不容删。 |
| 姓氏说劂月旦推,典刑尚可一斑窥。 义高诺重人皆仰,券失金存自不欺。 富贵浮云曾唾去,死生幻泡独先知。 一经教子阴功远,印绶累累看异时。 |
| 竹里幽栖不掩关,解将应俗等居山。 风流彭泽羲黄土,诗力苏州季孟间。 官缚犹存紫公服,客来肯靳玉絛环。 雪儿小直珠千斛,可但疎帘见一斑。 |
| 既离湖口县,未至落星湾。 舟中三两程,程程见庐山。 庐山遮半天,五老云为冠。 朝看金叠叠,暮看紫巉巉。 瀑布在山半,仿佛认一斑。 庐山忽不见,云雨满人间。 |
| 君家三尺窗,尽著谿上山。 怪君坐其中,举世招不还。 余嬉到五言,时许见一斑。 顾我仅曹郐,季孟胡可间。 比年尔何缘,乃复罹间关。 试问蓬蒿居,孰愈辙迹环。 古来千里足,未必十二闲。 是故东方士,长饥犹好颜。 |
| 升平见一斑,未腊得三雪。 天开银色界,人立水晶阙。 小团醉后煮。 清梦梅边说。 莫道石渠春,不似山阴月。 |
| 笔底词华盛,宁论大小山。 敷腴建安际,古澹贞元间。 未许窥三昧,时容见一斑。 草堂诗律在,风味唤仍还。 |
| 不识刘公字,今方睹一斑。 笔兼鸥蔡体,品在上中间。 |
| 文采於菟见一斑,旧知句法有渊源。 殷勤不废琢磨力,圆熟几无斧凿痕。 明日风烟空有梦,何时樽酒得重论。 秋来景物皆佳句,写寄银钩莫厌烦。 |
| 吾乡幸有吴夫子,星斗网罗文字胸。 百鸟收声听鸣凤,千山落木秀孤松。 旁通沧海江山水,高压云城帢帻峰。 每见一斑三叹息,白头未得奉从容。 |
| 宿留江湖长子孙,行藏节节耐人看。 及为侍从身垂老,欲试平生事转难。 书就仅题前太史,功成方记旧甘盘。 令人长恨经纶意,历事三朝见一斑。 |
| 虎豹文章非一斑,乳雉五色蜃胎寒。 天生材器各有用,相如名独重太山。 风流小谢宣城後,少年如春胆如斗。 裕陵书藁公不朽,持名铁石要长久。 |
| 著语相过见一斑,我惭尺雨强跻攀。 羇怀衮衮三江水,去路迢迢万里山。 酒盏逢花寻客处,诗筒将月对船间。 固应侯喜多知己,未必诗怕只汗颜。 |
| 未应牢杜敬通关,寄傲足怡元亮颜。 冗龊凡庸何异目,粗疏潦倒幸投閒。 平生那识贾三倍,晚节犹窥道一斑。 调燮裁成真大治,茂弘先进实非孱。 |
| 崇峦九叠破天悭,地远尘嚣隔几关。 方恨重云封皓月,俄惊半夜老青山。 莫嫌腊后欠三白,且喜春前露一斑。 几度冬来逢上瑞,更祈盈尺送舟还。 |
| 不但亲传亦鲍参,妙年青乃过于蓝。 一斑昔已窥而见,三顾吾何德以堪。 之子凤兮真有种,汝曹犊耳可无惭。 自嫌老病难留客,只伴樗翁数刻谈。 |
| 霜晴木落送归鞍,袖手微吟此慰颜。 胜欲凭栏招白鸟,更烦剪树出青山。 晚悲薄禄非三釜,赖许清诗见一斑。 看到远平才得恨,我宁归卧尺椽间。 |
| 阴阳舒惨刹那间,刺使天高见一斑。 人物眼中如水鉴,世情身外不冰山。 涤除瑕垢与掩匿,弹压风云俱涩悭。 羔酒帐金输武库,者茶萧寺等僧间。 |
| 听风听水东流寺,为雨为云建德山。 拍枕波声犹在耳,参天秀色不违颜。 春来草草才正月,柳内时时见一斑。 虀臼工夫浑未有,藁砧行李已来还。 |
| 一麾遥驻水云间,闻说铃斋尽日间。 蝗似九江那敢近,珠於合浦定先还。 天人影乡从千古,贤哲功名正一斑。 且续醉翁丰乐记,莫将风月负君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