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年海上还,坐镇此山川。 笔砚归京阙,衣冠带瘴烟。 一生忠胆在,万古党名传。 吾道多流落,西风问老天。 |
| 皎洁曹溪月,嵯峨七宝林。 空传智药记,岂见祖禅心。 信衣非苎麻,白云无知音。 大哉双峰溪,万古青沈沈。 |
| 青山绿水思悠悠,见说蛾眉万古愁。 斗酒百篇能漫浪,白乎吾与女同游。 |
| 端溪下岩石,缒凿出重渊。 温泽非人力,精华得自然。 龙涎紫霞聚,鵒眼碧光圆。 玉德终无变,斯文万古传。 |
| 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 黄花三两枝,东湖随分有。 逢人不拈出,只麽空双手。 醉杀天下人,不是茱萸酒。 |
| 江流万古意,客游迈中年。 茫茫见远树,渺渺叹逝川。 旅舟泊明月,溪讴出长烟。 千帆趣各异,万里愁共煎。 船头有美酒,吹火煮小鲜。 丈夫非无泪,不洒商妇弦。 |
| 何当共巾履,一笑破群忧。 我登步兵台,缅怀昔来游。 英声入万壑,奇气盘九幽。 转盼迹已陈,况今仍千秋。 鸾凤吟苏门,奚用愧彼俦。 堪笑刘越石,幸胜功遂收。 登高君能赋,乃是子安流。 作诗已可人,洗我万古忧。 |
| 七星明历历,万古仰煌煌。 谁识斗宫内,中居孝悌王。 |
| 松源嫡嗣,伏虎后身。 接物有验,见地不亲。 丛林沾润恩婆阔,万古云峰翠色新。 |
| 河汾续经罢,洙泗还清风。 深衣在带垂,身退道则丰。 一编通言在,万古无盲聋。 遗像今伟然,吾敬环溪公。 |
| 万古如昨日,一年加一晨。 暗生无限事,潜老几多人。 归路旧侣尽,故乡回雁新。 那堪独惆怅,犹是白衣身。 |
| 华雨台前倒法幢,海门浪裹钉枯椿。 千古万古撼不动,碍塞泼天扬子江。 |
| 唧唧复唧唧,夜叹晓未息。 虫声急愈尖,病耳闻若刺。 壮士易为老,良时难再得。 日月相随东,天行自西北。 三者不相谋,万古无穷极。 安知人间世,岁月忽已易。 |
| 一日复一日,炎凉行一周。 异乡犹在望,白发久生头。 且看寻橦技,休怀失马忧。 天公有至信,万古一春秋。 |
| 孤亭入阴森,竹径北松坞。 高林动清吹,犹滴前夕雨。 解衣此危坐,左右一不许。 性本不奈杂,况复兹寡侣。 孤怀托寥旷,世虑绝参伍。 幽花为谁笑,独鸟只自语。 身闲得天全,一息了万古。 忽往而忽来,其谁知踽踽。 |
| 与月转洪濛,扶疏万古同。 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 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 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 未种丹霄日,应虚玉兔宫。 何当因羽化,细得问玄功。 |
| 封禅七十二,万古事未了。 两仪一开辟,三观几昏晓。 自昔祖龙来,讫今歌凤鸟。 吾尝登东山,鲁亦未可小。 |
| 踏流逆风寒,危径仅可伛。 中空遂闳深,翠润欲垂雨。 人间知何时,石乳观万古。 |
| 数椽临苍波,我目得以寓。 长溪山根来,澄潭一回互。 万象森可掬,翛翛澹清素。 草短牛羊饥,沙暖凫鹜聚。 枯槎出断岸,孤艇横野渡。 荒寒何代城,隐沦尚门户。 昔时歌舞地,今日采樵路。 回薄万古心,斜阳在烟树。 |
| 落在西湖有岁年,不因和靖独争妍。 谁知道尽香和影,万古新计不在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