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 京都通百郡,溟渤汇群川。 深浅人随汲,东西意各便。 后生无复见,媚学谩跹跹。 |
| 岁月惊游子,江山隔故园。 感时虽有恨,适意自忘言。 土锉晨炊饭,茅檐昼负暄。 病来诗思减,东望想词源。 |
| 忆在诸生列,曾窥太史书。 泉蒙烦濬达,槁质费吹嘘。 外宅宁成相,生芻早吊闾。 临风两行泪,愁绝向輀车。 |
| 我里谈耆旧,高门二百年。 衣冠新族绪,龟筴故山川。 家以儒相励,公於志独坚。 九原疑不瞑,诸子更加共。 |
| 少日从诸老,丁年重一乡。 埙篪鸣正乐,兰玉秀成行。 坐客多匡鼎,途人说郑庄。 哀哀晚何事,衰病讫凄凉。 |
| 海国风涛拥万寻,此身何翅直千金。 涉波直现昂藏相,结屋还坚报施心。 圆得诸方传转智,幸存一半有观音。 阴廊谁立苔碑在,只载三朝法驾临。 |
| 紫燕黄鹂亦言语,或依帘幕或穿花。 较量爱重无如汝,合在华堂富贵家。 |
| 七十飘生世所稀,初休利锁便忘机。 清朝有子方士禄,白屋无尘自掩扉。 高论竞推猗顿富,梦魂翻逐楚庄飞。 素车白马春郊道,鸾凤相呼旧穴归。 |
| 泉声一派迫人寒,疑有痴龙在此间。 听了西淙三日雨,不知天上有庐山。 |
| 陇汧归路渺漫漫,且向金笼刷羽翰。 院静日长频送语,时时图得主翁看。 |
| 万斛明珠万叠雷,分明激破白云堆。 何因卷上银河去,莫放濑溪桥下来。 |
| 翠衿红觜娇唇舌,羽族於中最性灵。 巧护狸狂莫惊吓,好留相伴诵心经。 |
| 房州迎主簿,惠我数行书。 恸哭王郎死,凄凉楚泽虚。 少将诗作剧,老共易同居。 比似曾居士,规绳更不疏。 |
| 松门石磴隐山家,钟鼓萧然一院花。 斋罢老僧来施食,阶前驯雀趁饥鸦。 |
| 亭亭涧阿松,冰雪何青青。 千岁已枯死,流膏生茯苓。 虽无岁寒姿,气味犹典刑。 尘土久埋没,谁能验仙经。 置君药笼中,傥可延年龄。 |
| 薰风万盖拥轻红,长是相看六月中。 忽有一花迎白露,定应来伴木芙蓉。 |
| 久作湘中客,数从林下游。 契繇先世叙,谊向古人求。 我敢逃黄绶,公宁卧白头。 庙堂有北客,人物想中州。 |
| 春末乐叟法,秋初仍牧斋。 无谁问天理,有底厌吾侪。 简易逢人乐,虚徐触事谐。 忽逢孤绝处,千丈崒高崖。 |
| 塘上勾帘对晚香,半斜红日已侵床。 江妃羞出凌波袜,长在高荷扇影凉。 |
| 行橐何轻重,新诗得卷藏。 犹须与先集,并为补山房。 更欲询言行,持将益废忘。 匆匆语难尽,莽莽恨空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