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有水竹处,我曹长先行。 愿君借我一勺水,与君昼夜歌德声。 |
| 君是轻薄子,莫窥君子肠。 且须看雀儿,雀儿衔尔将。 |
| 太学虀盐共苦辛,寒窗笔砚日相亲。 梁王台畔一分袂,扬子江头三换春。 箧里黄金须买酒,鬓边白发解欺人。 穷通得丧谁能定,况是男儿有此身。 |
| 翘翘数子拔群伦,落笔文章妙有神。 清世暂时藏琬琰,红尘终不卧麒麟。 淹留京国三年客,牢落江河一病身。 得丧穷通虽付命,双眸忍泪已沾巾。 |
| 嵩山未必怜兰兰,兰兰已受郎君恩。 不须刷帚跳踪走,只拟兰浪出其门。 |
|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 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 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 |
| 扬州驳杂地,不辨龙蜥蜴。 客身正干枯,行处无膏泽。 太山道不远,相庇实无力。 君若随我行,必有煎茶厄。 |
| 我有水竹庄,甚近嵩之巅。 是君归休处,可以终天年。 虽有提携劳,不忧粮食钱。 但恐主人心,疑我相钓竿。 |
| 改邑不改井,此是井卦辞。 井公莫怪惊,说我成憨痴。 我纵有神力,争敢将公归。 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
| 我本泰山阿,避地到南国。 主人欲移家,我亦要归北。 上客幸先归,愿托归飞翼。 唯将翛翛风,累路报恩德。 |
| 我生天地间,颇是往还数。 已效炊爨劳,我亦不愿住。 君有造化力,在君一降顾。 我愿拔黄泉,轻举随君去。 |
| 虾蟆蟆,叩头莫语人闻声。 扬州虾蚬忽得便,腥臊臭秽逐我行。 我身化作青泥坑。 |
| 营营浮俗赝还真,孰与传经妙入神。 一榜及看三子贵,数椽能忍十年贫。 自将弧矢书闾史,便使冰渊诵小旻。 家学如君今有几,殷勤罗拜我何人。 |
| 一住长安信渐稀,离心付与雁同飞。 出门愁见垂杨树,长尽新条尚未归。 |
| 启母是诸母,三十六峰是诸父。 知君家近父母家,小人安得不怀土。 怜君与我金石交,君归可得共载否。 小人无以报君恩,使君池亭风月古。 |
| 主人若知我,应喜我结得君。 主人不知我,我住何求于主人。 我在天地间,自是一片物。 可得杠压我,使我头不出。 |
| 药留残焙火,枕避近溪风。 意澹琴三叠,人和酒一中。 处遭兵祸后,已觉世缘空。 安得飘然去,茅庐海上峰。 |
| 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 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 周子负高价,梁生多逸词。 周旋梁宋间,感激建安时。 白雪正如此,青云无自疑。 李侯怀英雄,肮脏乃天资。 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 俱为千里游,忽念两乡辞。 且见壮心在,莫嗟携手迟。 凉风吹北原,落日满西陂。 露下草初白,天长云屡滋。 我心不可问,君去定何之。 京洛多知己,... |
| 古今三绝。 唯郑国三良,汉家三杰。 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 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崛。 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 欢惬。 况正是,三月风光,好倾杯三百。 子并三贤,孙齐三少,但笃三馀事业。 文既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 亲朋庆,看宠加三锡,礼膺三接。 |
| 人与寒林共瘦,山和老眼俱青。 *然一叶不须惊。 叶本无心入听。 气爽云天改色,潦收烟水无声。 夕阳洲外延片霞明。 涵泳一江秋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