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梅花作峭寒,怀人无地著愁酸。 幽居独得春风力,补缀林塘渐可观。 |
异类潜行未光前,昂藏头角耸摩天。 回途莫衬寒岸草,耕破威音那畔田。 |
来从衡岳画图间,双眼无非向上看。 放一头低相见去,方知玉几最高寒。 |
行以德绍,道以时隆。 浮薄在彼,端确在躬。 衣单下事还一同,道德言行诚明中。 语默动静昭日月,折旋俯仰生春风。 上人夏在集云峰,倏起湘江归兴浓。 庭前索索飘井桐,赤肩担瘦筇。 |
一大藏教方外荐,十方刹土目前看。 老僧住世无多日,只要阇梨心地安。 |
三年四度到鹅湖,山水娱人道不孤。 最是可人快心目,晓风残月弄菰蒲。 |
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
八十高僧不诵经,挑单又发洞庭程。 包山雪里三门上,吟就橙诗立又行。 |
本自圆成不在言,泥牛耕破劫初田。 夜来风月霜威重,天晓昆仑戴雪还。 |
觅诸方偈眼能乖,不把炊巾乱展开。 知得一峰天下秀,地从西竺国飞来。 |
我为扣阍拘狴犴,汝将吟笔换袈裟。 别来犹记松窗外,一掬清泉自点茶。 |
竹杖芒鞋去未能,鞅尘十丈苦相仍。 去来今了三生事,输尔寒岩宴坐僧。 |
同公游两月,语少道怀深。 自了为僧事,终无住院心。 攀老树,藓石上危岑。 萧阁题诗处,何时肯重寻。 |
源公作诗可怜生,亦有谡谡山林声。 见说丰姿委缣素,霜颊黛顶照人明。 |
宝叶山中源悟师,布衲百结面如痴。 十年相忆忽在眼,谈笑甚似仍耽诗。 |
往事明明是梦中,发霜那有旧形容。 客床对卧秋深雨,听得邻僧半夜钟。 |
一尘不染俗难干,百事无能心自閒。 我道老僧痴未绝,有时采菊见南山。 |
千里归来觅故林,朱弦虽在少知音。 青风玉几山前路,忍负平生一片心。 |
古镜未磨黑似漆,及乎磨后也模糊。 忽然打作百杂碎,笑倒当年舜老夫。 |
朱丝不用挂烧桐,一曲新丰为送公。 后夜老松风籁静,皋禽不见月巢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