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潢耿耿霜棱棱,西轩月色寒如冰。 上人一叩朱丝绳,万籁不起秋光凝。 伏牺归天忽千古,我闻遗音泪如雨。 嗟嗟不及郑卫儿,北里南邻竞歌舞。 竞歌舞,何时休,师襄堂上心悠悠。 击浮金,戛鸣玉,老龙秋啼沧海底,幼猿暮啸寒山曲。 陇头瑟瑟咽流泉,洞庭萧萧落寒木。 此声感物何太灵,十二衔珠下仙鹄。 为予再奏南风诗,神人和畅舜无为。 为予... |
| 山如浓翠拥高鬟,石壁巉然不可攀。 落日凤城佳气合,幻成一岛画图间。 |
| 雕轩画室吴僧居,花草禽鱼屏面集。 岂如萧爽大士堂,雪山数尺平头立。 满斋虚白已自生,隔坐纷华不容入。 霜毫一扫都无痕,独有淋漓粉光湿。 好丹世上空纭纭,趣与师同百无十。 常时吟客惟我来,共爱此屏微静翕。 目睛难驻手试扪,指下琉璃无寸涩。 愿乘醉笔留几行,为写高僧白云什。 |
| 贯林齐已唐诗人,当时逸气凌簪绅。 违犯名亹亹逼甫白,幽兰直与梅争春。 谁知北面石霜老,服勤杖屦皆终身。 二公所得当盖世,英词杰句风中尘。 至今传者以诗重,妙处反为诗所湮。 |
| 松竹暗山门,飕飀给青吹。 传闻宋高祖,旧宅为兹寺。 地以黑龙升,经因白马至。 何必问兴亡,山川应可记。 |
| 幽刹寻春傍翠微,幡竿残日迥依依。 西湖两岸千株柳,何似先教画取归。 |
| 和靖先生坟已荒,三春花草殿余芳。 栏干倚遍斜阳晚,户牖轩窗总是香。 |
| 无机成旅逸,中夜上江楼。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凫声闻梦泽,黛色上昭丘。 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 |
| 天竺横分景色宽,园林初日破朝寒。 兴阑欲下山腰去,野径萦乃路百盘。 |
| 律座下朝讲,昼门犹掩关。 叨同静者来,正值高云闲。 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 千灯智慧心,片玉清羸颜。 松色落深井,竹阴寒小山。 晤言流曦晚,惆怅归人寰。 |
| 重闉初履霜,深山已堆雪。 牛鸣数舍地,气序何骤冽。 禅宫旧龙居,长夏扇可彻。 各崖蔽森蓊,双径穿巀嵲。 所以方冬时,集霰即飞屑。 廊阶游鸽处,爪迹应冻绝。 立齐老僧腰,此话忌轻说。 扫赠满棕筥,凝明胜瑶玦。 梅风落叶窗,我固傍高洁。 畴能报清投,煎茶沃诗舌。 |
| 振锡千峰下,观空万象前。 水深猱臂直,雪厚虎谛圆。 工部泪徒感,赞公灯不眠。 当年郭有道,今日更谈禅。 |
| 山头百亩宫,庭下千年树。 在昔甘露霏,尝疑神物护。 阴连殿阁寒,声撼雷霆怒。 瞻影卫公堂,英魂想来去。 |
| 坐合何时得少休,羡君乘兴喜寻幽。 每逢幕府文书简,便作湖山佛寺游。 岩畔挥毫传丽句,林间炊黍饫香羞。 会须偷拨间忙日,更上高轩看碧流。 |
| 茧纸铅华字字新,不须刀笔勒坚珉。 分明能守玄中白,仿佛难知赝与真。 怀素草书争媚妩,韩湘奇术斗逡巡。 正惭野语多流落,幻作横碑更累人。 |
| 阁下溪流阁上山,溪山正好此时看。 绝怜孤负临风约,输与山僧独倚阑。 |
| 名缁今已绝,见汝忽惊神。 昔日陪三卫,多年护九宸。 漫从鸡帻报,长与蠹编亲。 汉幄垂前箸,秦关痛只轮。 骤惊沦宝玉,何惜禠冠巾。 往事怜蜗国,余生脱雁臣。 片云聊作屋,死树自观身。 空钵宁无食,枵囊别有珍。 跣行千里近,冻卧八寒春。 像喜图佳士,名虚彻贵人。 论诗色泾渭,无俗意参辰。 余子一时尽,高流百世新。 公能追慧远,... |
| 诗人得意吐还休,长要胸中此境留。 千载风流今始解,剡溪夜半有行舟。 |
| 神剜天划成岩洞,横亘危梁接应真。 垂下玉虹三百丈,雪花飞溅一山春。 |
| 送师归隐镜山中,万壑千岩指顾间。 磵恭维马如见问,为言憔悴老江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