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僧吹竹闭秋城,早在梨园称主情。 今夕襄阳山太守,座中流泪听商声。 |
| 坐觉青山忽上心,着鞭来欲故人寻。 万松未放孤云过,一饭共听幽鸟鸣。 莫厌崎岖穷野径,须怜料峭结春阴。 潜川耆旧如相问,千晨长同月一襟。 |
| 几处禅林聚似村,岭头风雨涧头昏。 千枝灯影僧初放,一派经声客到门。 |
| 讲院悲风动素帷,摇松难更见吾师。 尘生旧榻休开卷,月上秋轩罢赋诗。 真法自将传后学,清名谁为勤丰碑。 横经弟子怀高迹,共指龙华作后期。 |
| 长安城头秋日黄,长安道上秋风凉。 游子念亲从定起,一衲卷云归故乡。 七月八月吴楚路,十里五里东南疆。 遥知子母相见处,篱落黄花吹晚香。 我母今年六十四,千丈白发应沧浪。 石田茆屋归未得,西山几度明斜阳。 因送君行发深省,天地阔远愁茫茫。 他年相寻君勿忘,杨柳当门水满塘。 |
| 老虽无闷向茅堂,忽忽还因物感伤。 积雾易迷平地水,孤云难护满天霜。 祥麟可向清时见,惊鹤那於黑处藏。 信意偶然成此咏,祇堪闲写与支郎。 |
| 剥皮刺血诚何苦,欲写灵山九会文。 十指沥干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 |
| 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 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
| 溪头买船归鄂渚,一櫂清风夜蟾午。 行尽韶山半月程,白云儿就青山父。 岩头老子末后句,此到将知问不语。 无缝塔前风色高,洞然不隔丝毫许。 丁宁此去快须回,吾家之子要全才。 不坐两头明暗路,偏中归去正中来。 阿呵呵,胸次风流知几何。 |
| 经年混蒿艾,蕴藏应待时。 清香密渍沉,微风助纷披。 宋玉昧秋意,乃作儿女悲。 君子有所养,因君观解颐。 |
| 道人如青松,孤高不成业。 爱此黄金花,萧然有淳风。 新诗皎秋月,警我野性慵。 佳意不在酒,此身今醉翁。 |
| 去年出山时,飞支正撩乱。 殷勤大洪老,呵笔泻真赞。 为言化菩萨,持钵江北岸。 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别来能几日,沤灭冰且泮。 似闻妙湛师,接踵还旧观。 公归勿惆怅,生死同夜旦。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 |
| 空门有才子,得道亦吟诗。 内殿频征入,孤峰久作期。 高名何代比,密行几生持。 长爱乔松院,清凉坐夏时。 |
| 管领东风入杖藜,落梅香里已招提。 苔痕一径白云湿,花影半窗红日低。 欲见高僧聊尔耳,便乘余兴去来兮。 葛藤有话无人共,付与隔林幽鸟啼。 |
| 忆别匡山日,无端是远游。 却回看五老,翻悔上孤舟。 蹭蹬三千里,蹉跎二十秋。 近来空寄梦,时到虎溪头。 |
| 火云如烧接苍梧,原野烟连大泽枯。 谩费葛衫葵扇力,争禁泉石润肌肤。 |
| 烟霞海边寺,高卧出门慵。 白日少来客,清风生古松。 虚窗从燕入,坏屐任苔封。 几度陪师话,相留到暮钟。 |
| 松桂烟霞蔽梵宫,诗流闲去访支公。 石堂磬断相逢夜,五老月生溪影空。 |
| 幽阶苔藓翠纖纖,屐齿沾濡逐步黏。 晓涧迸泉迷杏坞,春风停雨暗茅檐。 禅高何待音声悟,诗好争传格律严。 谁浼我师重主社,社中休更外陶潛。 |
| 初到人间柳始阴,山书昨夜报春深。 朝朝花落几株树,恼杀禅僧未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