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别张公子,婵娟不下楼。 遂令楼上燕,百岁称风流。 我游彭城门,来吊楚王阙。 问楼在何处,城东草如雪。 蛾眉代不乏,埋没安足论。 因何张家妾,名与山川存。 自古皆有死,忠义长不没。 但传美人心,不说美人色。 |
| 剖符舒子国,蜡屐皖公台。 恨不从山简,欣然见老莱。 功名身已老,交旧首空回。 早晚依刘去,朝廷不乏材。 |
| 桑麻日已长,稼穑日已成。 门巷荫榆柳,隔屋缫车鸣。 生平寡营为,遂此田园情。 衣食喜不乏,公赋尤宽平。 举家情欣欣,澹然忘世荣。 力作虽云劳,浊酒时共倾。 岂意事高尚,所乐安吾生。 |
| 富贵世间元不乏,此君才大独难成。 喑呜意气千人废,娴雅风流一座倾。 韬略岂劳平大敌,文章亦足主齐盟。 荒山野水涪州路,肠断西风薤露声。 |
| 气质推浑厚,言谈见切磋。 过从方里巷,挽送忽山阿。 吉士今如此,高穹定若何。 交游虽不乏,耆旧已无多。 |
| 有志虽身健,开心在岁寒。 一时诸老尽,多见大名难。 湖海方连旱,瓯闽适少宽。 为州人不乏,千万强加餐。 |
| 家风惟孝友,世系本神仙。 丹药能延寿,衣冠不乏贤。 享龄余七十,积行满三千。 存殁无遗恨,青毡有子传。 |
| 屈指宣和岁在辰,於今四十有三春。 吾家又得莱追继,丛桂从兹不乏人。 |
| 明釭通夜语,累块写胸中。 水癖推刘令,书名浼鲁公。 忌猜悲廪鼠,逐热贱云鸿。 不乏佳山水,东南著两翁。 |
| 闯门不乏远方朋,辟席浑如问话僧。 笔底烟云无尽藏,谭间霜霰不寒凝。 身行建德欢谣里,人在春台瑞日升。 老子生涯漫訾省,拥书犹傍短檠灯。 |
| 鸣佩甘泉不乏人,谁能博古复通今。 直如汲黯非游侠,忠似更生不铸金。 |
| 不辨干将与莫耶,仗之使我心无邪。 光芒紫气射牛斗,知音今不乏张华。 百链精刚鸥冶手,一仗尚能清九有。 有时阴霭天地昏,匣中飞电金蛇走。 切玉如泥未足珍,终当化去乌足神。 愿与朱云斩邪佞,岂甘埋没延平津。 莫道承平便无用,长使奸雄毛骨竦。 上决浮云日月明,疾视羞为一夫勇。 |
| 庶揖让以敉宁兮传诸罔极,世不乏圣兮惟皇与直。 俾帝尧之至公兮,终维斗之不忒。 |
| 三尺京尘衮衮中,略无闲地贮清风。 鲈鱼菰菜经年别,皂盖朱轓一日东。 俗眼强分青白在,芳樽未觉圣贤空。 鄱阳不乏江山助,高兴都庐属谢公。 |
| 少共千忧老一官,中间毁誉两茫然。 去留有命真如此,俯仰从人郤未然。 故著江山供极目,正将强健人新年。 惊逢小杜风流胜,信有衣冠不乏贤。 |
| 谨严而稳惬,一笔之涉,足寓心法。 淳熙之相业,动守检押。 耳目犹接,列于书籍,百体不乏。 是曰王鲁公之帖。 |
| 韦公池阁尚依然,宾主于今不乏贤。 郡内欣逢两耆俊,樽前喜会四同年。 清谈自可成珠玉,真常何须听管弦。 宴罢旌旗摇暮霭,蔡经寂寞别群仙。 |
| 晚风吹雨过前湾,载酒谁欤起病颜。 政尔交游能不乏,故知酬唱未令悭。 只今冲口从俱录,异日芜词合细删。 如我论材真款段,两君骏足本天闲。 |
| 杜生四五十,孝友称乡里。 隐约不外求,耕桑有妻子,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鲂鲤。 岁时沽酒归,亦不乏甘旨。 天涯一杯饭,风昔相逢喜。 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都城问越客,安否常在耳。 日月未渠央,如何弃予死。 古风久凋零,好学少为己。 悲哉四明山,此士今已矣。 |
| 南徼旌旗万里回,中天城阙九重开。 龙门仗簇青云起,鹤禁香通紫气来。 父老多流去日泪,公卿不乏济时材。 已闻奉玺归金室,早听趋朝进玉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