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欲哭穷途,所惧世俗惊,出门复入门,掩泪且吞声。 唐虞邈难继,周孔不复生,承学百世下,我辈责岂轻。 杨墨斥已殚,释老犹纵横,拔本塞其源,力尽志未平。 吾道如曒日,薄食终必明。 一木虽独立,可支大厦倾。 夷风方变夏,孰能作长城? 卓哉易箦公,垂死犹力行。 |
| 庭空叶飞秋,村迥鸠唤雨。 新凉入巾褐,老子颠欲舞。 凭高望稽山,秀色溢天宇。 一镜三百里,水落分别浦。 凄凉吊禹穴,秦汉未为古。 世俗谁与归,吾其老农圃。 |
| 肯为儒冠叹误身,直将富贵等浮云。 谈棋柯腐尘劳想,读易编摩世俗纷。 郑叟遽嗟年在己,卜商宁作地修文。 须知异日高人传,耿耿君平继有君。 |
| 相逢倾盖几何时,世俗於君亦诡随。 但觉文名惊朽钝,径令诗腹化神奇。 别来已赋三秋句,久欲尊为一字师。 洗耳正须过习簿,强於太乙夜烧藜。 |
| 十载春泥溅客衣,江湖半已入吾诗。 事今岂得文章力,心亦难求世俗知。 山意向人如有语,鸥盟於我合归谁。 月明昨夜欺寒梦,未了西斋竹外棋。 |
| 少日为僚古乐成,一时共喜得豪英。 盍簪便有功名志,倾盖曾无世俗情。 回想旧游如昨梦,顿成尘迹负平生。 故人倒指雕零尽,矫首佳城泪欲倾。 |
| 青城结云巢,拟住三千年。 御风偶南游,万里栖紫烟。 翠裘绿玉杖,白日凌青天。 招呼方瞳翁,邂逅鸟爪仙。 朝咏阴阳歌,暮诵道德篇。 玉童持碧简,笙鹤来翩翩。 海边武夷山,小留赏宿缘。 火食非所乐,巾褐常翛然。 清时未免出,颇息世俗传。 行矣秋风高,去采玉井莲。 |
| 京尘昔倾盖,江国见佳城。 零落旧冠剑,艰难孝弟兄。 存亡看世俗,意气忆平生。 晓铎知人恨,幽音亦未平。 |
| 秋风树瘦劲,春露叶扶疏。 夙兴立堂上,短发未暇梳。 高谢世俗撄,游於物之初。 青黄灾断木,三四调群狙。 长生岂有巧,要令方寸虚。 今年幸差健,小雨聊荷锄。 |
| 种竹不必高,摇绿当我楹。 向来三家墅,无此笙箫声。 皇天有老眼,为閟十日晴。 护我萧萧碧,伟事邻翁惊。 同林偶落此,相向意甚平。 何须俟迷日,可笑世俗情。 明年万夭矫,穿地听雷鸣。 但恨种竹人,南山合归耕。 佗时梦中路,留眼记所更。 苍云屯十里,不见陈留城。 |
| 年年人月喜团圆,好在诗边又酒边。 莫道玄真只渔钓,也随世俗夜无眠。 |
| 幽人非嗜石,适意在嶙峋。 万形何足多,一卷未为贫。 山奚必泰华,水奚必海滨。 藏珠川乃媚,韫玉璞足珍。 傥存丘壑意,可障世俗尘。 烟霞从此生,自足怡性真。 |
| 至人竟安在,陶铸皆秕糠。 世俗那得知,楚楚事冠裳。 方醉狂正作,吾语未可庄。 天定能胜人,更看熟黄粱。 |
| 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 犹余胸中气,长啸独轩轩。 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 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 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 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 |
| 月出横林上,宿鸟无定枝。 物生各畏祸,所托辄蹈危。 老人倚壁坐,大鼾惊群儿。 虽云差自适,见事亦太迟。 犹有一可喜,永谢世俗羁。 |
| 世俗纷为伪,躬行率以诚。 拳拳将母念,侃侃友于情。 济物岂求报,得仁非近名。 谁为太史传,独行有宗英。 |
| 一别都门今五年,剧谈精壮故依然。 厌居巴蜀千山底,决住荆河十顷田。 老去功名无意取,身闲诗笔更能专。 黄州无事聊须饮,世俗方今自足贤。 |
| 故国老成谁复先,壮心空记语当年。 灌夫失意贫无友,梅福辞官晚作仙。 诗句清新非世俗,退居安稳卜江天。 它年我亦従君隐,多买黄鱼煮复煎。 |
| 楼中九华峰,天削水苍玉。 公圭何参差,来云自联续。 我思唐萧家,八人居宰录。 朱栏几废兴,下视寒江曲。 吴侯来为邦,百事无窘束。 新之以登临,风月咏玩足。 安得黄鹄翼,一举遗世俗。 |
| 白鹿山头云欲颓,峡门滩下水如雷。 锦囊破裂元无用,席帽嶔崎还更来。 我自未能逃世俗,人谁便解脱尘埃。 扁舟且趁牛羊渡,莫问如今第几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