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翁病起厌端居,随意东西不问途。 霜野草枯鹰欲下,江天云湿雁相呼。 空垣破灶逃租屋,青幔红灯卖酒炉。 未畏还家踏泥潦,园丁持炬小儿扶。 |
| 尘土不满眼,飞鸿入无倪。 摇情望钟山,岩壑移东西。 荆榛蔽青霭,上下纷冥迷。 昔人去已远,草堂怀烟霏。 此意竟何往,缅怀谁与追。 胡为命驾一登览,诛除氛祲褰云旗。 |
| 心地光明净土圆,一切人见我无言。 只拈扫帚东西拨,震动三千及大千。 |
| 潮生浦口云,潮落津头树。 潮本无心落又生,人自来还去。 今古短长亭,送往迎来处。 老尽东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 |
| 晓色熹微麦陇间,杖藜徐步扣禅关。 两浇水足东西堰,一抹云收南北田。 仕路驰驱惊岁晚,僧寮燕坐觉身閒。 故园早办归来计,莫待星霜满鬓斑。 |
| 南北东西语别频,白头何计作此隣。 便留久客如前度,无暇长年作主人。 |
| 从渠满腹贮千年,遮莫挥毫动百篇。 入到圣门无一事,东西日月自行天。 |
| 北归秦川多鼓鼙,禾生陇亩无东西。 三步回头五步坐,谁家捣练风凄凄。 已近苦寒月,惨惨中肠悲,自恐二男儿,不得相追随。 去留俱失意,徘徊感生离。 十年蹴踘将雏远,目极伤神谁为携。 此别还须各努力,无使霜露沾人衣。 |
| 子长汉良史,笔锋颇雄刚。 惜哉闻道寡,气志苦不常。 心如虫丝轻,随风东西扬。 一事若可喜,不顾道所长。 公言绌原宪,侠贼乃为良。 仁义谓足羞,货殖比君王。 黄老生六经,斯言固猖狂。 吁嗟夫子没,两观无刑章。 予怀班孟坚,驳议何洋洋。 传与后世人,慎思其否臧。 |
| 眉山汉嘉东西州,估船日日到津头。 不得讲书一行字。 倚遍临江百尺楼。 黄钟大吕忽复见,绣段英瑶何足酬。 愿约青神王夫子,来醉万景作中秋。 |
| 雇我游世间,如云在天上。 任缘而去住,不作去住想。 南北信所之,东西无定向。 为人少方便,动便拦腮掌。 恁地去离泥水底本师,如何却唤作环溪和尚。 |
| 湖海周游未卜居,好山时一梦衡庐。 苦无事业堪调鼎,薄有生涯可负锄。 玩世阮公方蜡屐,归田陶令亦巾车。 屋头早晚东西住,愁绝东船夜雨余。 |
| 雪花侵鬓转栖栖,身寄篷窗醉似泥。 荻港水寒鸥聚远,芜湖山近雁飞低。 客舟泊夜秋无奈,社鼓催春梦欲迷。 津岸喜登无可语,不堪明日各东西。 |
| 文章关气运,要与理乱符。 谁知周赧末,犹胜秦皇初。 向来五星聚,奎躔遂华敷。 南北起周召,东西拟欧苏。 岂惟一时盛,万世垂楷模。 我虽季世产,闻道端不诬。 岂有苍精剑,铸自烧叶炉。 岂有轩辕鼎,散入蛮娘沽。 久幽世或有,速售理则无。 夕阳淡茅坞,荒烟正模糊。 |
| 住飞来峰,饮冷泉水。 倒用逆施,拈头作尾。 十字街头击鼓,五天印土吃茶。 南北东西若稻麻。 钁头些子意,验尽当行家。 |
| 俗学场中蚤掉头,一窗书卷古人谋。 东西日月自明耳,皇恤人间有喘牛。 |
| 象骨岩高人不到,到者须是弄蛇手。 棱师备师不奈何,丧身失命有多少。 韶阳知,重拨草,南北东西无处讨。 忽然突出拄杖头,抛对雪峰大张口。 大张口兮同闪电,剔起眉毛还不见。 如今藏在乳峰前,来者一一看方便。 |
| 漂县初栖凤,金陵复木牛。 重来喜城郭,一夕閟山丘。 终始非无数,东西岂自由。 铭旌二千里,处处哭归舟。 |
| 儒家无外事,招客勘青编。 笔墨东西置,朱黄次第研。 频忧伤点竄,细恐误流传。 改易文辞正,增加字数全。 目因繁处倦,心向注中专。 端坐穷今古,披襟见圣贤。 疲劳时举白,游息或谈玄。 得兴忘昏旭,题名记岁年。 栖毫思确论,废卷恨忘篇。 鱼鲁皆刊定,谁人敢间然。 |
| 师今携锡下孤峰,似闻猿鸟含愁容。 胡不为言我常住,东西南北总相逢。 |